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荷电两相湍流理论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应用”是江苏省应用基础科研项目 该项目于 1 999年1 2月 1 1日在我校通过省级鉴定 课题组研究了荷电气液两相湍流射流流场、诱导电场、雾滴电物理特性、雾化特性及对静电喷雾喷洒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静电喷雾荷电气液两相湍流射流流场的数学模型 并根据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开发研制了新型农药静电喷雾车———微量静电喷洒灭蝗车 该机具在新疆草原的蝗虫治理工作中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济效益显著 ,是目前国内用于灭蝗虫作业的新型大型地面机具 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  相似文献   
192.
软硬地层中双顶管掘进参数不当所导致的周围土体变形、姿态偏离、刀盘磨损等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屡有发生。以南宁平花河顶管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软硬地层中不同掘进参数组合对周围地表沉降及管片应力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开挖面掘进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地表沉降及其减小的速率随着掘进压力增大而减小;注浆压力与横向地表沉降之间呈现出线性递减的趋势,影响区域约为双隧道中心2倍隧道直径范围内;管片最大Mise应力与盾尾注浆压力、千斤顶推力均呈现线性递增的关系,当注浆压力、管片千斤顶推力分别增加10 kPa,每环管片的最大Mises应力相应分别增加64 kPa、17 kPa;开挖面掘进压力增大时,管片应力呈向着非线性递增的趋势,管片应力变化也相应减小,掘进压力从0kPa变化至20 kPa时的管片应力变化率为40~60 kPa的1/4~1/3  相似文献   
193.
先秦《诗》并非固定的文本,而是有着漫长的形成过程。《诗》文本可分为周王室版本与诸侯国版本,其中周王室整理、颁行的《诗》是权威的公共版本,是各诸侯国版本的共同来源。时代不同,《诗》的文本数量亦不断发生变化,周王室版本的数量应有三百五十首左右。《诗》的属性并非单一固定的,而是随着版本的不断变化,其性质走向多元。在早期的乐的记录文本和重视礼仪功能外,《诗》逐渐成为纯粹的诗歌文本。《诗》的成形是诗歌政教化的过程和结果。春秋以来,《诗》逐渐走向文本化,其辞章义开始超越乐章义。孔子正乐代表的是官方行为,而修订《诗》则是私人行为。孔子修订《诗》是《诗》的彻底文本化,使之更适合文本阅读,更适用于反思性的德教。  相似文献   
194.
根据山溪性河流特点,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断面概化方法。考虑河流与地下水的交换作用,将渗流量作为联接条件,利用迭代法解决了河道水流与地下水流模型的耦合。计算实例表明,模型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5.
《格萨尔》史诗作为蕴含中华多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集大成作品,承载了多民族、多区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具有承扬与传播的时代意义。融媒体时代,《格萨尔》史诗传播的前景更为广阔。文章基于SWOT分析法,系统梳理《格萨尔》史诗当下传播的优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并从传播主体、内容、受众、渠道、价值等多方面分析,进一步探求在融媒体背景下《格萨尔》史诗传播的优化策略,以推动《格萨尔》史诗有效传承与发展,有力回击反华势力所谓“西藏文化灭绝”等谬论,实现《格萨尔》史诗在新时代焕发民族凝聚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