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砂岩透镜体成藏门限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物理模拟实验,能够得到透镜体成藏过程和含油气性的直观、清晰、定量的信息。同一温度、压力、围岩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的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显示,砂体含油性有随砂体物性增加而变好的趋势,存在一个聚烃门限。当渗透率太低时,围岩中的油不能进入岩心中。同一温度、压力、同一物性的岩心的实验显示,围岩含油气性也是影响岩心含油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存在一个临界的围岩含油饱和度下限值即围岩供烃门限,小于这个临界值岩心中无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782.
为了更好的研究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性质,同时为了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测定了离子液体1-乙基乙基醚-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EOEMIM][NTf2]与甲醇二元混合体系(即摩尔分数x1 = 0.0000 ~ 1.000)在T = (288.15 ~ 318.15)K温度范围内间隔5 K的密度值和粘度值。二元混合物的密度和粘度值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热膨胀系数随着温度和摩尔分数的变化缓慢。二元混合物的超额摩尔体积均是负值,Redlich-Kister方程将超额摩尔体积对摩尔分数作图,在最低点时值最小,说明此时离子液体与甲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强。粘度偏差和超额粘滞流动活化Gibbs自由能分别对摩尔分数进行R-K方程拟合,拟合效果良好。结合R-K方程参数值,提出估算二元混合物任何组成的平均摩尔体积半经验方法和粘度半经验方法,二元混合物的平均摩尔体积和粘度的估算值分别与他们相对应的实验值较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783.
由于建筑的热惰性及室内空气的蓄热属性,当系统制冷或制热设备功率变化后,室内温度存在滞后现象,同时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变化时不会影响人体的舒适度。该文根据建筑的蓄热属性建立了建筑虚拟储能模型,引入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当中,在用户可接受室温范围内对室温进行优化调节,实现了虚拟储能的充释能管理。算例以独栋的小型楼宇的夏季制冷场景为例,以包含环境因素的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根据求解结果分析了虚拟储能对调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虚拟储能参与系统的优化调度使总费用下降约3.8%。  相似文献   
784.
为解决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在高湿环境中凝结硬化速率无法控制的问题,利用碱激发粉煤灰和磷尾矿制备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研究其在采空区高湿环境中凝结硬化的主控因素。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地质聚合物的凝结过程、硬化结构特征和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的凝结硬化受水固比、粉煤灰添加量、激发剂碱浓度和模数的影响,调节地质聚合物的凝结硬化主要利用凝胶体的生成-分布-固化过程。水固比过高凝胶体会被稀释,过低会难以控制凝结时间;适当提高粉煤灰的添加量会促进地质聚合物的凝结;激发剂碱浓度的提高有助于原料中硅铝和钙质溶解,增加凝胶体的生成量,碱过量会导致地质聚合物泛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大会使浆液中的气体和水分难以排出,降低地质聚合物中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地质聚合物的凝结时间。当水固比为0.5~0.75,粉煤灰和磷尾矿的质量比为1~1.2,H2O和Na2O的摩尔比为20~25,碱激发剂模数为1.5~2时,制备的地质聚合物可以满足凝结硬化 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5.
采用植物抗氧化酶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青海省互助北山林场、大通县、祁连县4种羌活挥发性成分的AOE含量.结果 发现,水蒸气蒸馏法羌活挥发性成分AOE含量有明显地区差异,互助北山林场的羌活AOE含量最高,达9.99 U/g,大通县的羌活AOE含量最低,为5.06 U/g.超临界CO2萃取得青海省不同地区羌活挥发性成分的AO...  相似文献   
786.
本文研究了在乘性色噪声激励下含分数阶导数项的广义Duffing振子的随机分岔.首先,利用一种回复力和阻尼力的线性组合等效替换系统中的分数阶导数项;其次,对系统中的三次项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原理,将系统转变成整数阶系统,由随机平均法求得系统的稳态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通过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随机平均法得到系统不变测度的最大Lyapunov指数,并对系统进行随机D-分岔和P-分岔分析.研究发现,分数阶导数阶数、噪声的自相关时间等参数的改变可以诱发系统发生随机P-分岔.  相似文献   
787.
微马达是一种可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自主运动的微型工具。近年来,该研究逐渐拓宽至微马达与微生物交叉领域。总结了微生物马达的制备、微马达在微生物的检测及体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微生物的识别机制及生物相容性与微马达的自主运动能力互为补充,因此微生物马达的出现既为微马达的在体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微生物的检验提供了新方法。目前,受制于制备方法相对落后、运动并非完全可控、体内降解困难等限制因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微马达,微生物马达的研究仍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提出了对马达新材料的研发和驱动方法的优化将会有效解决问题并赋予微生物马达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8.
讨论了一类具P-Laplacian算子的半正分数阶微分方程脉冲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利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了其正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789.
采用高性能Kevlar?织物作为基体,使用无刻蚀、无钯、无锡的“溶胀-银”方法进行活化,通过化学镀工艺制备Ni@Kevlar?织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织物表面及纤维截面的微观形貌,探究不同时间下样品的质量增加率、增厚及面密度,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WXRD)测量表面成分及晶体结构,采用四探针测试仪和综合物理性能测量系统(PPMS)测量电、磁性能。结果表明,无刻蚀、无钯、无锡的“溶胀-银”活化处理能在织物表面产生大量的银催化靶点,经化学镀后可得到具有良好导电性和铁磁性的纯镍镀层。同轴法屏蔽效能测试结果表明,Ni@Kevlar?织物在低频波段(0.1 MHz~ 1.5 GHz)的屏蔽值最高达70 dB,能屏蔽99.999 99%的电磁波,高频波段(2~18 GHz)达到25 dB,可满足生活生产的屏蔽需求。  相似文献   
790.
目的 建立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肺炎克雷伯菌(Kp)的多重PCR方法。方法 本研究参考Pm kmt1基因、Sa nuc基因和Kp kh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温度梯度PCR法确定最适退火温度(Tm),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优化引物浓度,构建kmt1、nuc和kh1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Pm、pMD-Sa和pMD-Kp,确定最小检测量;以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9种病原体核酸样本确定多重PCR法的特异性;通过批间和批内实验验证其重复性;经检测疑似感染的临床样本与已报道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最适退火温度为54.5℃;扩增kmt1和nuc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均为1μL(10μmol/L),扩增kh1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为0.5μL(10μmol/L);pMD-Pm最低检测限为20.6 copies/μL,pMD-Sa最低检测限为18.2 copies/μL,pMD-Kp最低检测限为23.2 copies/μL,表明其灵敏性高;该方法仅对Pm、Sa和Kp有特异性扩增条带,对其他病原体均无扩增条带,表明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