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依据洞穴充填物岩性、孢粉化石、主元素、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探讨了川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型洞穴的形成时期和充填过程。洞穴充填泥中孢粉化石时代为石炭纪—早白垩世,泥质岩具有高 B 含量、低 Sr/Ba、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差别大的元素地化特征。认为龙王庙组洞穴主要形成于石炭纪—早二叠世古隆起大规模隆升暴露期,为风化壳喀斯特作用和顺层喀斯特作用叠加形成的,并经历了石炭纪—早二叠世的沉积充填和潜流携带古隆起高部位物质充填,及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活动期地表水携带溶解残余物沿断裂下渗充填过程。邻近龙王庙组尖灭线,受石炭纪—早二叠世风化壳喀斯特作用和顺层喀斯特作用影响的颗粒滩发育带为川中龙王庙组储层发育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与耕地减少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区,对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使得人口~水~耕地系统失去了动态平衡,威胁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系统耦合关系与其资源、环境现状,对吐鲁番地区人口、水资源与耕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吐鲁番地区人~水~耕地协调发展系统模型。通过对该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模拟三个子系统及耦合系统失衡的关键因素,提出调控方案,为吐鲁番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3.
文龙 《科学大观园》2013,(10):48-49
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生在2亿年前的一系列大规模火山喷发曾吞噬地球上多达一半的生命。科学家在研究中对从美国、北非等地区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这些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最终证明2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与大规模火山喷发有关。研究人员表示大规模火山喷发可导致气候突然变化,致使很多生物无法适应。火山喷发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84.
应用地质雷达对成都平原2个主要隐伏断层破裂带的3个测点进行了探测,通过对雷达图像的分析解译,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隐伏断层的形态特征、上断点的埋深以及岩土分层情况等,结合氡气的探测结果综合分析了隐伏断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3个测点的隐伏断层是存在的,且上断点的埋深均很浅,由此判断3处隐伏断层均为全新世早期断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85.
在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监测资料,应用河道水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系统分析与优化方法,对5次应急输水植被生态响应效应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科学地确定了合理的生态修复目标和下游河道输水与区间水量优化配置方案。为创建和完善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输水、修复与重建的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图4,表5,参6。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盆缘野外剖面、岩芯详细观察,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研究分析,建立标准岩性、古生物地层剖面,识别相标志,将沉积相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在平武-茂汶-小金一带识别斜坡相和盆地相,川西地区发育台地边缘滩相带,川西-川中隆起带为开阔台地相台内滩亚相发育带;川北-蜀南低隆带为开阔台地相开阔海和台内滩亚相;川东地区为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洼亚相。区域地层对比及沉积相展布表明,二叠系沉积前古地貌控制栖霞组沉积格局,加里东古隆起地貌及川西裂陷盆地发育共同控制川西地区栖霞组台地边缘相展布。栖霞组台缘相带发育规模相控白云岩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层形成良好源储匹配关系,栖霞组台缘相带是深层海相碳酸盐岩重点勘探领域,泥盆系-二叠系具有相同源储匹配关系,具备发育大型构造岩性圈闭气藏的地质条件,推覆体下盘发育大型隐伏构造高带,是整体勘探、立体勘探重要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7.
新疆于田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区水资源的稀缺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水资源利用效益的低下等是制约干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干旱区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必须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尽快普及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既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利益矛盾,又要协调好各部门用水的时间差异性;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和全部利益,并能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在研究区系统分析、水资源供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的基本框架.图1,参17.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脊膜瘤的磁共振(MRI)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行MRI检查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膜瘤34例,观察肿瘤的部位、瘤体信号表现、增强后的信号特征及邻近脊膜改变。结果:位于胸段26例,颈段4例,腰段4例。肿瘤信号不均5例,囊变1例,邻近硬脊膜增厚3例,宽基底征象20例。增强后肿瘤均有强化信号。结论:脊膜瘤好发于女性,多位于胸段硬膜下间隙,大部分呈实体性,囊变出血少见,肿瘤信号不均匀,主要原因是瘤内钙化程度不一。注入钆喷酸葡胺(GD-DTPA)后肿瘤均有其强化特征。脊髓呈慢性受压缩细征象。脊膜瘤可引起相邻脊膜增厚,增强后呈"鼠尾征"。  相似文献   
89.
针对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多样性,开展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及薄片观察分析,结合成像测井解释,总结栖霞组储层岩石学及储集空间特征,并对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展布规律进行分析,最后对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讨论。认为:(1)在石炭纪末隆起部位,栖霞组颗粒残影构造中-粗晶白云岩、砂糖状白云岩这些反映颗粒滩相沉积厚度明显较大,充分说明了二叠纪前古地貌控制了栖霞组颗粒滩相展布。(2)川西北地区栖霞组为相控白云岩储层,主要储集岩性为半自形-自形中-粗晶白云岩、它形-半自形细-中晶白云岩,颗粒残影构造明显,晶间孔隙发育,白云石化交代亮晶颗粒灰岩的过程,继承和调节原始颗粒灰岩粒间孔隙。(3)川西北地区栖霞组在深埋条件经历多期次热液活动,中-粗晶白云岩晶间溶孔及白云石晶面溶蚀孔洞发育。滩相白云岩叠加埋藏热液作用及构造破裂改造,优质白云岩储层大面积分布。  相似文献   
90.
基于土库曼斯坦Ashgabat,Bairam-ali,Chardzhou 3个气象站点多年月均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等数据,得出土库曼斯坦近30a的气候变化特征,并综合分析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等要素与农作物产量的相关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30a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气温以0.52℃/10a的速率在降低,平均降水以24.1mm/10a的速率在减少;气候更加干旱、少雨,农业生态环境及草场退化,农作物产量、牲畜数不稳定.可为土库曼斯坦适应气候变化,科学调整农业布局,合理配置农牧业所用的水资源,防治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提高农业经济、农业区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