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因福建省的滨海城市大都地处沿海,所以年降水量丰富,而地带性土壤则为赤红壤的特性值得注意。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不透水铺装的使用,使得暴雨径流增大,从而引发了城市内涝、水污染以及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同时又由于地下排水基础设施即将大规模改造或者扩建,解决城市的雨水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雨水适应性景观的方式来处理城市的雨水问题,并借鉴国外管理雨水的经验,拟建立以"线状"滞留疏导景观为骨架,结合"点状"集水景观,融合"面状"透水要素,构成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分级削减的雨水适应性景观网络系统,从而达到了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控制与利用的生态目标、降低基础设施投资与维护成本的经济目标以及满足城市民众游憩休闲娱乐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2.
利用脉冲控制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布时滞的区间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问题,充分考虑了分布时滞和不确定的区间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新的脉冲控制器来保证区间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同步,整个系统的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文所设计的脉冲控制器.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利用脉冲微分不等式技术及其它数学方法,给出了驱动系统和响应...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基于Morse跌倒评分策略下精准护理在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 ~2021年5月我院60岁以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跌倒预防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跌倒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4.
离合器的性能是决定起重机钢丝绳在工作中稳定缠绕的关键.本文结合某坝门式起重机的排绳设备,提出了一种双向牙嵌式离合器换向装置,对其载荷换向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了离合器齿面倾角的合理选取范围.建立了双向牙嵌式离合器的运动学模型,通过SolidWorks Motion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换向过程中速度、接触力与换向时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齿面倾角对离合器换向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此类型双向牙嵌式离合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石油醚、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利用聚酰胺凝胶柱分离,乙醇/水梯度洗脱以分离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得到丹参酮ⅡA.所得到的产物经过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确证了结构,并经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其纯度达到93%以上.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丹参酮ⅡA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也为其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本论述介绍了一款以STC15W4K32S4为核心处理器,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实现单片机项目预演、开发的平台.仿真平台借助Proteus+Keil C51+STC-ISP软件,设计功能丰富多样兼容性强且操作更便捷,降低开发人员单片机项目仿真、实操的难度和成本,也更适用于疫情期间项目的线上调试和开发人员应用型学习的开...  相似文献   
107.
针对高加速寿命试验(high accelerated life test, HALT)开展难度大、设备要求高的特点, 为获取某型导弹弹载电子设备温度工作极限, 基于有限元理论在开展温度场分布和等效应力分析的良好效果, 选取某型导弹导引头二次电源为研究对象, 开展HALT仿真试验。首先, 开展二次电源组件有限元分析, 建立三维模型, 定义材料参数, 进行网格划分, 设定边界条件。然后, 按照二次电源组件HALT方案设计要求和温度分析理论, 基于ANSYS软件开展组件的HALT仿真试验, 得到组件在高、低温步进应力载荷下的温度梯度分布和等效应力分布。最后通过分析试验结果, 确定二次电源组件高、低温工作极限范围。仿真试验表明, 二次电源组件在高温135 ℃会因为焊点脱落发生失效, 这为通过HALT仿真试验获取产品可靠性信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8.
针对石化工艺生产中产量变化时压缩机无法连续调节负荷造成的能量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的压缩机负荷连续调节电液系统,主要由S7-300 PLC、电液控制阀、液压驱动器和液压动力单元等组成。系统采用局部行程压开进气阀的控制原理,实现了压缩机负荷在0~100%范围的全量程连续调节,并根据实际工艺流程需求设计了逐级递推式的PID控制回路。该系统能够根据后端工艺的需求自动调节压缩机负荷,保证了工艺量的稳定,同时避免了原打回流方式造成的能量浪费。  相似文献   
109.
韩建辉  王瑶 《科技信息》2007,(15):72-72
本文是在介绍电子干扰及反干扰技术的同时,具体论述了监视雷达基于现有的反干扰技术手段和单部雷达分立作战的基础上,在受到各种电子战措施威胁时,如何进行选择并选择哪种相对应的、比较合适有效的对抗方式,以发挥装备潜力、提高作战效能。为信息化战争中电子对抗指挥主体所需作的辅助决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The surface-passivated and non-surface-passivated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marked as s-nanoZnO and ns-nanoZnO respectively) were evenly dispersed in polymer solutions with the aid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to prepare nanocomposite film by free casting and to prepare nanocomposite fibers by wet spinning and to prepare nancomposites coating by surface smearing. The dispersion of s-nanoZnO and nsnanoZnO in PAN matrix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ttance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levant compesit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INSRTON tensile strength tester. It was found that s-nanoZnO behaves a well-dispersed morphology in PAN films and fibers 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2 wt% but ns-nanoZnO nano particles agglomerate into larger congeries in PAN films. It means that the surface-passivated process oft zinc oxide nano. particles was effective to disperse. The relative intensity and elonsation at break of s-nanoZnO-PAN composite fibers show maximum valu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ano particle content in compesites (from 0 wt% to 2 wt% of s- nanoZnO). The elasticity of the composite fibers increases whereas their modulus declines. Balanced the changes of the properties mentioned above, 2 wt% s-nanoZnO in PAN matrix is a proper content for the composite fibers spun by wet spinning. The result of surface smearing test means that the reactim between s-nanoZnO and polymer can be indicated by the color of nanocomposite surface coat on fi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