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4 毫秒
41.
三肽基肽酶I(Tripeptidyl Peptidase I,TPPI)是存在于溶酶体中蛋白酶,它能特异地降解寡肽和蛋白质N-末端而释放出三肽.TPP I的基因位于人的染色11p15,含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全长为6.65Kb,编码563个氨基酸残基.TPPI是迟发型婴儿晚期神经元样脂褐质沉积症(Classical late infantil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did,CLN2)的病因蛋白质.由于TPPI的基因突变导致在CLN2患者的溶酶体中线粒体的ATP合成酶的亚单位C大量的堆积.现就TPPI的由来、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42.
微量元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量元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锌、铜、硒、锰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针对油粒子模型仅考虑油粒子的随流输运、随机游走过程而忽略溢油风化作用的缺陷,对现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考虑蒸发、溶解、生物降解效应的改进的油粒子模型。构造典型案例,对改进前、后油膜厚度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膜厚度受溢油风化过程影响较为显著;对于不同规模的溢油量,改进前后油膜厚度差值随着溢油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对于相同规模的溢油量,改进前后预测厚度差值由中心向四周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4.
在油藏尺度上,聚合物可以通过提高驱替相的粘度进而将驱替相波及效率大幅度的增加。无论是水驱还是聚驱原油,微观波及范围的大小决定了宏观的驱油效果,注入时机就是影响波及效果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水驱突破时刻为注聚时机的分界点,采用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不同注入时刻对非均质模型原油波及效率和采收率的影响,对比分析最佳注入时机。结果表明:水驱突破前转注聚可以使采收率达到50.26 %,直接注聚的采收率为40.01 %,水驱突破后转注聚的采收率为35.18 %。而且水驱突破前转注聚中,残余油分布以油水混合状和孤滴状,其次是斑块状和网络状。表明突破前转聚效果最好,为最佳的聚合物注入时机。  相似文献   
45.
王琰 《科技资讯》2014,12(18):2-3
介绍乘客信息系统的构成,子系统功能及应用。对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在可用性、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最后列举地铁乘客信息系统实际施工及运用时产生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6.
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选用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和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作为评价指标.以模糊逻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测试,建立了合理的隶属函数,从而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模糊评价模型,并基于评价结果对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进行了划分.最后给出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理论分析和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合理,而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7.
随着国家图书馆服务职能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国家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和知识充电。通过分析读者办证服务的现状,探索办证途径的新思路,改进读者办证处现有服务模式,提出办证服务"走出去"的设想,呼吁读者证卡服务工作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48.
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天然林碳密度可为森林碳汇的不确定性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分别运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区域类型参数换算法、Bemmelan系数法估算森林生态系统中天然林乔木层、林下各层及土壤碳密度;运用冗余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多重检验对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吕梁山天然针叶林和阔叶林碳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寒温性针叶林的总碳密度(256.48 Mg·ha-1)显著大于温性针叶林(112.23 Mg·ha-1);侧柏林、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总碳密度增长指数较大,而华北落叶松林、云杉林、白桦林生物量碳密度增长指数较大;环境因子对总碳密度的解释率(44.26%)高于林分因子(8.56%),土壤碳密度与总碳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温和海拔;生物量碳密度与年降水量无显著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分年龄。随着森林管理策略实施和林分年龄增加,吕梁山森林生物量碳汇潜力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9.
翟幻  王琰 《科技信息》2009,(15):244-244
社区幼教系统校园文化建设较为薄弱、读书氛围不够浓厚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汽修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本着突出文化建设、倡导书香氛围、提高管理水平、显现社会效益的原则,建议人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提出了在汽修幼儿园内部推行“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幼儿园”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信息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因此,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创新统计机制,从而提高信息质量,是确保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手段,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对统计机制的创新和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