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S-N曲线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目前所采用的多种S-N曲线及疲劳极限的近似预测方法进行了评述,由此提出了新的预测方法.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通用性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本文根据中板轧机机架的故障状况,实测了外载荷,编制了载荷谱,用有限元法将压力谱换算为应力谱;根据机架材料的疲劳性能曲线及应力谱,估算了机架的疲劳寿命。还提出了谱的加权平均、复杂应力的当量换算及用随机疲劳理论估算零件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一种新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临界面法提出一种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该参量考虑临界损伤平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变和法向应变程两个参数,并利用Von Mises准则将两参数合成一个等效损伤在量,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既可用于多轴比例循环加载,也可用在非比例加载条件下,用其预测多轴疲劳寿命,误差约在1.5个因子之内。  相似文献   
34.
基于产品可装配性评价的CAD-DFA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并解决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零部件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进行装配,构建了基于产品可装配性评价的CADDFA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装配工艺规划、产品可装配性评价和装配过程仿真等模块·探讨了DFA与各种商用CAD软件的集成方法,对影响产品可装配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产品可装配性的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5.
随机疲劳载荷的处理及载荷谱编制准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随机疲劳载荷的小载荷取舍标准,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和顺序效应以疲劳损伤的影响,提出了与随机载荷历程损伤等效的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方法及准则。  相似文献   
36.
针对大规模三维地形可视化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硬件数据处理能力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分页动态加载策略以及Ogre实现原理.基于Ogre开发了对大地形的动态加载和实时渲染程序,针对地形页加载出现的卡顿现象,实现了Ogre对TBB多线程技术的支持,地形漫游时程序整体运行流畅.将整套程序移植到了MFC框架下,后续可以方便地在此基础上做二次交互开发.  相似文献   
37.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及验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薄壁管试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拉扭联合加载作用下的多轴疲劳应变变化特性·根据多轴疲劳临界平面法原理,以临界平面上最大剪应变幅、正应变幅以及表征材料总体损伤水平的非比例度为参数建立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总体损伤程度·模型中表征材料总体损伤的非比例度是加载参数的函数,与多轴疲劳应变变化特性密切相关·试验验证,预测寿命误差因子小于15·  相似文献   
38.
概述了随机疲劳寿命估算的一般过程,就该过程中的局部真实应力应变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和随机载荷下的循环应力应变模拟及疲劳损伤进行了探讨。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能量损伤模型,通过寿命估算,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将其估算结果与现有的几种典型疲劳损伤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讨论了疲劳性能参数的波动对寿命估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阐述了车铣切屑形状的计算机仿真原理,给出了对轴向车铣和正交车铣切屑仿真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车铣切屑形状的影响,正交车铣加工时,偏心取e=r-lm较为适宜,预测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车铣切削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改进进化方向的遗传算法与结构遗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Yamamoto提出的一种新的进化策略,得到一种改进进化方向的遗传算法。该法用于桁架结构遗传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收敛速度,而且提高桁架遗传设计精度,与梯度下降进化方向遗传算法相比,计算时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