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52.
53.
在解三次样条函数时,最后都要归结为求解三对角型方程组。根据此类方程组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追赶法,推导了使用这种方法的消元过程和回代过程,并给出了求解此类方程组的通用Fortran子程序。大大地节省了计算工作量和计算机存贮单元。  相似文献   
54.
55.
通过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智能场馆建筑和智能体育专用系统两方面,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体育场馆智能化进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进而讨论了智能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的数字化、信息化,经营的虚拟化,绿色智能场馆和智能场馆的知识化.  相似文献   
56.
含锌电炉粉尘配碳球团的冶金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钢铁公司含锌电炉粉尘为原料,配入适当的无烟煤制成含碳球团,焙烧球团通过还原煤保护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1150℃~1300℃的范围内,温度、时间和内配煤量对锌、铁的还原速率以及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锌、铁的还原率均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内配煤量的增加而提高;抗压强度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但随内配煤量的增加出现极值点·焙烧球团最佳的工艺参数:焙烧时间为15min,内配煤量为13 04%,焙烧温度为1250℃·此时锌的还原率为98 43%,金属化率为94 51%,抗压强度为800 6N/球·  相似文献   
57.
设(X,f)是一个动力系统,其中X是一个含至少2个点的完备度量空间,f是X上的一个连续自映射对给定的Furstenberg族下与整数N》2,将升混沌推广到N元升混沌为此,对于X的2个非空子集A,B,借助集对(A,B)的升往复点来引入升攀援串的概念,进而定义N元升混沌以及讨论N元升混沌的一些性质最后以Furstenberg族理论为主要工具,给出一个动力系统是全局性N元多二强混沌的一个判据,并通过例子来阐述它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层板发汗冷却数学模型与控制方程的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结构层板与冷却剂相互之间存在温差的发汗冷却计算模型,导出了层板发汗冷却控制方程。对定常控制方程的积分求解方法和超临界状态非定常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例举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壁采用液氧作为冷却剂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基本模型符合实际的物理过程,求解过程直观简捷。由于冷却机理的类似,其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多孔材料等其它形式的热控制装置的发汗冷却研究。  相似文献   
59.
材料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在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以《材料科学前沿》课程为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该教学模式对于"材料大专业"趋势下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利用一价铅离子谱线和原子谱线,在延迟时间0-360 ns内对铅等离子体自吸收的时空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靶材距离及观察不同的延迟时间,发现铅等离子体不同的特征谱线的自吸收行为存在很大不同.从实验图像中可明显的看出,等离子体形成初期,铅离子和铅原子表现出不同的线型的变化.铅离子(220.26nm)出现了红移,而铅原子(280.20 nm)出现了蓝移.靶材距离焦点位置不同时,不同的特征谱线,不仅自吸收持续时间不同,而且自蚀最强点出现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所以在利用某特征谱线进行定量分析时,若选择合适的延迟时间和靶材位置,可有效地减小或削弱自吸收的影响.笔者还对铅等离子体不同特征谱线自吸收行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