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2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阐述了在毛地黄愈伤组织的培养中,植物激素含量、愈伤组织的不同继代数及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提取方法都对强心苷的含量有一定影响。试验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液体悬浮培养的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培育、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N-羧酸内酸酐与胺反应的位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σ-氨基酸的N-羧酸内酸酐(4-烷善2,5-二氧代噁唑啉)与胺缩合反应.用L-苯丙氨酸.L-缬氨酸,L-亮氨酸制得相应的N-羧酸内酸酐.并分别与二乙胺.叔丁胺.异丙胺.正丁胺反应.正丁胺与N-羧酸内酸酐仅分离得到酰胺,而叔丁胺或异丙胺得到的是脲酸和酰胺的混合物.二乙胺与N-羧酸内酸酐反应则仅得到脲酸衍生物.产率大于80%,具有制备价值.发现N-羧酸内酸酐4位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大位阻基团导致产物中脲衍生物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热泵是一种使热量从低温介质流向高温介质,以对建筑物进行供暖和供冷的装置。被公认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以往的热泵多以地表水作为低温介质,近来开发的以土壤层和地下水为低温介质的地源热泵和以循环冷却水、废热等为介质的废热热泵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有十分丰富的低温热源,工矿企业有大量的废热,在城市开发利用地源热泵和废热热泵,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节药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0℃热液条件下锆石表面溶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锆石颗粒在180℃,HCl或NaCl溶液中经过240~712 h反应后表面特征的变化.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比观测表明,反应前后锆石表面微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反应后锆石表面平台和台阶普遍存在溶蚀现象,而在NaCl(1 mol/L)溶液中反应712 h的锆石表面出现了nm级、串珠状定向排列、可能是ZrO2的沉淀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发现,锆石溶解过程中元素Si比元素Zr有更快的溶出速率,因而反应后锆石表面可以形成富锆的薄层.锆石表面溶解现象还得到了反应溶液ICP-MS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支持,测定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变化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Zr,Hf,U等元素的溶出量也随之增加,HCl溶液中锆石各元素的溶出量最高,均比NaCl中性溶液中的溶出量要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有答疑系统的不足,引入和介绍了“Agent”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答疑系统模型以及其中各Agent部件的设计,最后说明了该答疑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毛长胜  王杰  许春香  彭巍 《河南科学》2003,21(2):207-210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研究分析了BP神经网络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火控系统故障诊断之中,提出了基于此网络的火控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实现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国内的研究尚属空白。根据前人的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醌类配体菲醌和酚类配体1,2-二羟基萘,合成了具有相似结构、通式为[(n-Bu)4N]2[X2Mo4O10(OCH3)2](X=OC10H6O和OC14H8O)的二种四聚钼多酸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并对菲醌与钼多酸配合时由醌式状态向酚式结构的还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