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综合类   2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对我国中学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在中学地理学科的设置、大学地理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并且这些错误认识已对地理科学健康发展构成障碍,只有对地理教学进行调整,才能使地理科学的发展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32.
指出人类社会的教学过程已经历了师徒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两次变革,随着电子媒体的产生与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认为我国高校地理课程教学不但适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而且已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物质基础,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革新高校地理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3.
旅游“碳足迹”是衡量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新方法。文章将旅游活动整体看作多因子组成的线性活动,并以海南环东线三天两晚旅游路线为例,运用旅游饮食、住宿、交通、游憩、购物、娱乐及废弃物七个构成因子的碳足迹模型计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主要结论如下:1)旅游活动是一个资源消耗性的活动,CO2排放量较高,为全国人日均碳排放的6.8倍;2)旅游线路产品的碳足迹主要集中在交通、饮食与住宿三方面,占总碳足迹的近98%;其中以交通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为76.784%;饮食与住宿碳足迹分别占13.024%、8.078%;3)旅游活动中游客的废弃物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2.066%;4)游、购、娱三项构成因子在总碳足迹中的比例均不足1%。针对各项构成因子的碳排放特点,文中还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4.
用三点弯曲试样测定了不同方法冶炼的轴承钢疲劳裂纹的扩展规律,研究了微观组织参数和晶界偏析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和碳化物大小及晶界化学性质是疲劳裂纹扩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此外,运用位错偶极子理论讨论了轴承钢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  相似文献   
35.
文章对我国中学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 :目前在中学地理学科的设置、大学地理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并且这些错误认识已对地理科学健康发展构成障碍 ,只有对地理教学进行调整 ,才能使地理科学的发展步入正轨 .  相似文献   
36.
文章简介了数字地球及其意义,论述了数字地球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如数字中国、数字海南、数字地球在部门发展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37.
海南岛西部抱板群研究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了海南岛西部抱板群的研究情况,概述了抱板群在形成时代、地层层序、岩石组合、原岩恢复及大地构造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抱板群在海南大地构造与成矿、岩石圈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将来进一步研究抱板群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以海南岛热带森林旅游为例,借助SPSS软件运用联合分析法,将影响游客对于海南森林旅游线路选择的属性及属性水平效用值进行计算分离,并进行线路的市场占有率预测,以此来分析游客的选择偏好,得到游客心目中潜在的评价标准,进而找到符合游客心理预期的最佳线路产品组合.结果显示,受访游客在选择海南森林旅游线路时,影响其选择意愿的属性就重要程度而言依次是:食宿条件、交通体验、组合景点类型、核心景点类型和景点数量.  相似文献   
39.
中部地带农地流转可行性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带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农地的合理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实地调查,对农地流转的背景进行数量分析。图1,表2,参4。  相似文献   
40.
海南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海南旅游景区的分布和地理环境,分析了旅游业的主体即旅游业者、游客、当地居民及其行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旅游业的客体即旅游景区受到的外部作用,概评了海南主要景区的环境影响状况.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区开发商的开发活动是对海南环境影响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因素;多数景区尚未确定科学的游客承载量,天然林区的旅游开发有很高的环境破坏潜在风险.建议改变旅游业的粗放性,遏止政府与开发商的短期行为,推动地方立法,规定某些地区不允许开发的旅游活动种类,编制和逐步完善海南旅游业生态化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