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合徐高速北段膨胀土的物质组分及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X射线衍射为主,并结合化学全分析、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合徐高速北段沿线经过的蚌埠、怀远和宿州地区的膨胀土进行矿物化学成分以及微结构特征研究,探明膨胀土的液限、塑性指数以及胀缩性与其矿物组分、阳离子交换容量、氧化度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微结构进行分类。研究表明:膨胀土在其蒙脱石含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伊利石含量的多寡对膨胀土工程性质的控制影响十分明显,而膨胀土的氧化程度则是控制膨胀土工程特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红林坪矿区煤层的对比,对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主采煤层的顶底特征,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通过结合工厂和科研背景的设计选题,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实践结果表明,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改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选择设计方案、查找数据、选用公式及科学的设计方法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工程开发综合设计能力的教学目的,并推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一、引言气液传质设备为化工过程气液分离操作的关键设备。在以往的《化工原理》教学中,该部分内容的讲授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参观实物或模型、观看录像为辅,需要课时较多,且教与学双方都感枯燥无味。尤其是设备结构、气液接触状态和流体动力学等影响设备操作性能的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难以具体描述。在当前教学时数普遍压缩的情况下,为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亟待革新。因此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各高校都在尝试引入多媒体教育技术,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具备集文字、仿真动画、影像、图形、声音等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25.
绿藻的光培养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气及富CO2空气作碳源,采用与太阳光波长接近的荧光作为模型光源,对绿藻进行悬浮培养,考察了光照度及通气中CO2的浓度对藻类生长速度、色素组成的影响,研究了其生长规律,确定了本实验条件下培养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6.
可见光响应型TiO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国内外在TiO2可见光光催化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从染料光敏化、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掺杂及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四个方面详细探讨该类复合TiO2的制备方法、催化机理、实际效果和缺点;较系统地介绍可见光化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成果及前景.  相似文献   
27.
段士爱 《科技信息》2009,(33):I0111-I0111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中坚力量,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28.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从施工角度来分析如何防治楼面的裂缝。  相似文献   
29.
随着材料强度的提高和跃层柱的应用,细长柱已不鲜见,细长柱会在材料达到极限强度前发生失稳破坏,因此,细长柱的承载力及配筋计算与中长柱的不同,如果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中长柱计算公式进行处理,将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提出圆截面细长柱配筋的模型法柱计算公式,并按此编制了计算软件.使用该软件计算一工程实例,其计算结果与按理论公式采用手算的结果相同,表明所编软件可靠,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声品质预测建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本文以5款3吨位叉车在怠速和额定转速工况下的30个车内外辐射噪声样本为研究对象,以烦躁度为主观评价指标,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了主观评价实验;运用ArtemiS软件分析计算了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选取了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度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算法分析了烦躁度与心理学客观参数的相关性,得到各相关系数,证明了所取心理学客观参数与烦躁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0,N)模型,建立了烦躁度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所建立的烦躁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即预测值能够较接近人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