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本文对用二苯基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铬时,铁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讨论。经我们实验说明,在硫酸—磷酸的介质中,显色后,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测量络合物的吸光度,铁对测定铬的影响甚小,误差不大于5%。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水滑石〔CdxMg6-xAl2 (OH) 16〕2 + 〔S·2H2 O〕2 -的中温水热合成 ,和掺杂Cu2 + 离子后对其导电性质的影响 ,计算得到了在一定温度下的该化合物导电活化能  相似文献   
93.
将双相热处理技术用于大直径高强度螺栓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相热处理工艺是可取的,从而为生产大直径高强度螺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向,尤其为达到200万次疲劳性能指标提供了组织可能性  相似文献   
94.
全极化微波散射计是具有散射计和成像两种工作模式的主动式微波遥感设备,在复杂环境观测及多维信息获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该文对全极化微波散射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系统根据两种工作模式的需求设计4 MHz、40 MHz、120 MHz、200 MHz四种带宽,有效解决成像散射计带宽与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间矛盾。基于匹配滤波的数字中频信号处理方法,推导了衡量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的归一化标准差,并针对数字滤波器加窗效应、数据段重叠率与归一化标准差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以最小化归一化标准差。海洋及陆地校飞试验结果表明,全极化微波散射计系统兼具高精度后向散射系数测量和高分辨率微波成像特性。散射工作模式下,当数据重叠率、滚降系数、回波信噪比分别为50%、0.5、5.53 dB时,系统性能接近最优,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后向散射系数测量精度;成像模式下,距离向与方位向分辨率分别为0.89 m、0.43 m,使全极化微波散射计具有良好目标探测特性。  相似文献   
95.
手绘是表达设计意图、传递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重在培养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手绘表现实施环节的研究,总结出对于手绘表现行之有效的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96.
97.
98.
研究了有机酸对牡蛎匀浆中糖原和蛋白质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有机酸溶液对牡蛎匀浆进行处理,离心后得到富含蛋白质的沉淀和糖原含量相对较高的上清液,以达到分离牡蛎中糖原和蛋白质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牡蛎匀浆与0.5mol/L的乙酸溶液的料(g)液(mL)比为1∶3,将pH值调至7.0,60℃下搅拌30min,最后5000r/min离心1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沉淀中蛋白质质量比为62.1%,占总蛋白质的59.6%;糖原质量比为2.21%,占总糖原的5.5%。上清液中蛋白质质量比为19.4%,占总蛋白质的29.7%;糖原质量比为23.8%,占总糖原的93.5%。研究结果表明,乙酸沉淀法可有效分离牡蛎中的糖原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99.
海岛棉ERF族转录因子EREB6基因克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子克隆,同源扩增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海岛棉中克隆出了一条新基因,命名为EREB6,它包含一个669 bp长的开放阅读框,预期编码222个氨基酸长的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预期蛋白含有一段核定位信号序列,GFP融合蛋白瞬时表达实验证明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含有一个保守的ERF域,属于ERF族;同源分析表明该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00.
妍冰 《青年科学》2011,(2):18-19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然而,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