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形维数基于DLA模型的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分形动力学生长模型多采用DLA模型,而维数的计算多依赖于盒计数法。但是由于盒计数法研究对象的数学局限性及计算的复杂、烦琐,使得其应用具有局限性,动力学机理不明确。为此,通过改进盒计数法得到了DLA模型的点维数di,并与盒计数法的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本方法在DLA模型图形维数计算方面的适用性、可靠性以及简单可操作性,并证明了点维数具有分形动力学特性,为以后利用盒计数法实现盒子转化点,点转化线长,直至构建出基于线和动力学关系的分形维数公式作理论探讨和准备。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最大信息熵原理(Maximum Information Entropy Principle,MIEP)中约束条件的新理解,进一步把经典的MIEP运用于边界彻底开放的情形,建立起拓展的MIEP。由此不同于现有的诸多前沿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的信息过程本体论的论点,并导出了相应的动力学机制,把世界万象描述为一个从无限的深层次的"隐存在"到有限的"具象存在"尔后又回归无限的隐存在"之动态涌现和不断进化的过程,形成一种基于信息过程本体论的世界观,从信息主义的角度对宇宙万象的本质作了统一阐述。  相似文献   
23.
柴立和  彭晓峰 《自然杂志》1998,20(5):305-306
突变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非连续现象的主要数学工具.它的主要内容是从分类定理出发,根据函数临界点进行分类,将各种领域的突变现象归纳到不同类别的结构中去,进而研究各种临界点附近非连续性态的特征.它的主要优点是:即使不了解系统的微分方程.通过少数几个假定条件,用几个状态变量就可以预测系统诸多的定性或定量性态.分岔理论是研究平  相似文献   
24.
处于平衡条件下系统会发生突变现象,处于非平衡条件下的系统也会发生突变现象,即非平衡相变.所谓非平衡相变,就是有些系统当它偏离平衡的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便会从一种宏观状态突然变成另一种宏观状态,它不仅表现在外表上突然变化,而且常常伴随着内在对称性和有序度的突然变化,这种对称性或有序度的变化会大大改变系统的物理  相似文献   
25.
为调和现代科学给出的简单图景和大自然复杂图景之间的矛盾,本文构造了替代原子或场的新本原作为世界的终级实在,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新法则,并讨论了其在复杂金融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生态工业系统结构演化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最优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非平衡统计力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工业系统的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动力学规律,结合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算法,分析了企业主体间基于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共生关系对系统结构的影响,指出根据企业共生关系的调整可以预测系统模式的变化。进而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案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网络模式演变的分析,结果表明园区的发展越成熟,物质能量流的利用越合理,其结构值ξ越大.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世界本原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认为,信息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所展示出来的"象",并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信息生成世界的第一法则——最大流原理,由此得到关于整体态势的演化方程。西方现代科学体系以物质、能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简化的认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隔离,环境问题也由此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对更加全面和根本的世界图景的认识,与本文的信息本原整体认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转换西方现代科学范式,建立起一套以信息本原及最大流原理为基础、以整体为对象的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8.
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柴立和  郎铁柱 《自然杂志》2004,26(2):98-102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与当前的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科学不期而遇,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分析了它的局限性,指出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研究还有待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29.
最大流原理:生态导位结构演化的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具有异质性、非线性、多层次性等复杂特性,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还只是针对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唯象分析,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动力学演化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基于最大流原理发展出的非平衡统计力学方法,在演化的层次上,对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结构生成动力学过程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结合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模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定量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分形特性及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30.
池沸腾传热基础理论新视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平衡热力学为基础的单个活化核心的成核理论、以单个汽泡为基础的汽泡动力学理论和以线性叠加为基础的池沸腾传热模型是经典沸腾传热理论的基础.本文用动力学过程直接参与热力学过程而导致沸腾形态演化的观点,分析复杂沸腾系统的非线性和随机性,指出沸腾系统是存在自组织作用的耗散结构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复杂沸腾现象的根源,并提出计算核态沸腾传热的新思路.本文从实际的沸腾现象出发,试图从更广和更深的层次上拓宽传统的沸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