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藏药螃蟹甲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藏药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乙醚提取物体外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乙醚提取物对3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及标准菌株ATCC27853、25922、25923的MIC、MIC50及MIC90,并计算其累积抑菌率。结果: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标准菌株ATCC27853、25922、25923的MIC分别为26.04mg/ml、52.08mg/ml、13.02mg/ml;62.5mg/ml、125mg/ml、62.5mg/ml;各浓度乙醚提取物平板上均有菌生。水、乙醇提取物对3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52.08mg/ml、62.5mg/ml;104.17mg/ml、125mg/ml。结论:藏药螃蟹甲干燥块根水、乙醇提取物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明显抗菌作用;乙醚提取物无明显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82.
运用液相高压脉冲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板-孔-板反应器,处理压载水中典型的浮游动物——卤虫.对卤虫的虫卵、幼虫和成虫3个成长期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和处理时间这些参数来考查其对卤虫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卤虫幼虫和成虫的杀灭率增加,虫卵的孵化率降低;在适当的放电参数下,卤虫成虫和幼虫的杀灭率均可以达到100%;较低电压对卤虫卵的孵化率没有影响,在电压高于34 kV时,虫卵的孵化率才会降低,然而,经过放电处理后虫卵的孵化时间会缩短.  相似文献   
83.
一个用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的指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尺度物种多样性评价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保护区的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选取全国具有代表性的57处自然保护区,构建大尺度陆栖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数据库,在物种水平上,探讨了一个用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的E指数,即给予每个类群相同的权重,由陆栖脊椎动物四大类群综合计算而得.通过对物种丰富度的变形P指数和E指数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E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都能用来评价物种多样性,但E指数比物种丰富度更能无偏颇地评价区域物种多样性,包含的信息更多,而P指数则会低估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数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这种低估对于南方的保护区尤为严重.因此,为使区域尺度物种多样性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本文推荐运用E指数.  相似文献   
84.
进入21世纪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受到世界瞩目.基于国家资源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平台动态更新的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集以及人工建设不透水地表(ISA)空间数据集,在国家尺度监测21世纪初(2000~2008年)人工建设用地与不透水地表的增长.结果表明,我国21世纪初8年间受新一轮国土开发战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全国人工建设用地与不透水地表面积分别以3468.30,2212.24km2/a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08年不透水地表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0.86%.2000~2008年城市用地扩张速度是20世纪90年代的2.18倍,以1788.22km2/a的平均速度扩张了2000年面积的43.46%,其中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以1348.85km2/a的速度增长了2000年面积的53.30%.总体上,8年间中国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京津冀、珠三角与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西部地区属于快速增长的区域.8年间,我国七大流域地表水环境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不透水地表增长的潜在影响,而且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大于10%的子流域面积显著增加,集中分布在海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到2008年我国国土流域面积的14.42%不同程度地受到不透水地表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爆炸式发展的状况下,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网上重要信息及追踪网络事件进展,给出了一种突发事件发现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文本词语的突发度量值,考虑位置对词语权重影响等因素,提高了计算权重值的准确度.根据基于预设密度的最大链路算法,在平均半径的范围内,满足一定条件的文本集合连成一条链路,进而形成一个类簇相似的文本以类簇为类.该聚类算法在结合突发值及位置影响等因素下,能够合理的划分一段时期内的文本并归属相应的主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发现突发事件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用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双周期一维光子晶体结构模型(AnBn)m的光传输特性。结果发现:当光正入射通过光子晶体时,光予禁带内有两个区域出现多条窄带透射峰,其透射率均为100%,两区域的透射峰数目可单独由周期数M来控制,且与M-1数值对应,可实现双系多通道光滤波功能;随着周期Ⅳ的增大双系出现互相靠拢的趋势,同时双系透射峰会越来越锋锐,即周期数Ⅳ的增大起到提高光滤波品质的作用;随着介质折射率的增大,双系透射峰带宽均变宽,而且透射峰劈裂变为振荡峰。双周期结构光子晶体的光传输特性,对设计双系多通道滤波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风灾是日喀则地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是西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大风天气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是西藏区域大风天气频繁多发地带.大风不仅对房屋建筑物、电力通讯设施等方面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给草原植被、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选取1981~2010年间日喀则地区7个观测站大风气象资料,分析日喀则地区西部和南部边缘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大风天气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两个季节,秋季次之,夏季最少.近30年中,西部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大风天气最多,00年代次之,90年代最少,30年中两个高值年和四个低值年,峰值出现在1984年,年大风日数在80年代波动较大,之后基本稳定在平均值附近,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南部边缘地区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大风天气最多,00年代次之,80年代最少,30年中有4个高值年和3个低值年,年大风日数整体呈逐渐增多的趋势,2004年达到最高值.结合日喀则地区气象特征得出如下结论:该地区大风天气主要由高空急流、高空冷热平流活动、低空升温降压以及地形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88.
西藏历史古迹文化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它包括大量的文化遗址、碑铭、典籍。文章认为保护和开发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对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就西藏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饶平香 《广东科技》2011,(24):116-117
探讨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故障,并且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水平,为电网调度提供正确、实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90.
采用堆肥工艺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同辅料混合(三组实验R1、R2和R3中的油菜秸秆比例(湿重)分别为45%、65%和85%),研究了油菜秸秆比例对高温好氧堆肥过程及产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d的堆肥过程中,R1、R2和R3的有机物降解主要发生在堆肥过程前期,堆肥结束时分别达到34.06%、35.57%和39.78%.通过比较三组实验过程中样品的理化性质,可知R3最终样品满足了堆肥腐熟的各项指标,且堆肥过程中氮损失最少;其最终堆肥产品中未检测出NH_4~+,总N含量、NO_3~-浓度和GI值分别达到2.17%、1,844.93mg·kg~(-1)干重和10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