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法,切向力作用下梯度膜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覆层体受法,切向力共同作用,即类似于一球状压人入在体覆层体表面人摩擦滑动时,膜层,基体中及界面处的应力分布情况,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单层,双层及五层(梯度层)在各处的应力值大小,通过计算结果,着重比较了受相同表面载荷作用,梯度层与单,双覆层中各应力分布的不同,从而得到了梯度层的有关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同一薄层界面处的各次反射回波在时域上不可分离导致无法测厚的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橡胶薄层超声回波信号奇异点进行检测的方法.信号奇异点构成模极大值曲线,极大值曲线产生周期性,相邻的极大值曲线对应入射时基体/橡胶界面和反射时橡胶/基体界面回波信号的到达时间,其差值为超声波在橡胶薄层中传播时间的2倍,取其平均值,计算出橡胶薄层的厚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经实例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复合直接迭代方法计算多组不同工况下点接触弹流问题,分析速度及载荷对压力分布及油膜厚度的影响,旨在为摩擦、磨损分析提供快速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桨叶多发生穴蚀,而有关形状记忆合金抗穴蚀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选用CuZnAl、TiNi涂层、热处理TiNi涂层等几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试件,利用磁致伸缩激振穴蚀装置研究其抗穴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iNi涂层的抗穴蚀能力优于CuZnAl合金,热处理TiNi涂层的抗穴蚀能力优于未经热处理的TiNi涂层.  相似文献   
16.
缸套活塞环实时磨损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的缸套活塞环模拟磨损实时监测方法,采用一种新的缸套活塞环零部件模拟磨损试验机进行缸套活塞环零部件模拟磨损试验时,活塞环弹性背压加载系统输出的载荷信号随缸套、活塞环的磨损而变化.叙述了试验机的加载方法,进而在该试验机上进行了缸套活塞环模拟磨损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载荷随磨损时间的变化关系、缸套磨损后的表面形貌以及线性磨损量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载荷信号的变化来实时监测缸套、活塞环的动态磨损,这种监测方法可有效地对缸套、活塞环的相对耐磨性进行评价,并对缸套、活塞环的综合磨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简化了试验数据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氩单原子嵌入基体时发生的变形过程,揭示了基体温度、嵌入速度对界面法向力、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L-J固体中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宏观塑性流动相一致,压缩屈服强度随着基体温度的增加和嵌入速度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柴油机多源信息故障诊断中,由传感器采集的不确定性信息造成的融合误差问题,从多源传感器信息时效性角度,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时效性机会窗口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多源传感器不确定性信息的变化规律建立信息时效性机会窗口,计算得到目标状态偏离信息;其次,利用目标状态偏离信息动态调节贝叶斯网络观测节点信息效用,降低不确定性信息对融合误差的影响.R6105AZLD柴油机台架试验表明,引入该方法后故障诊断灵敏度增强,故障后验概率的对比差距提高到35%.  相似文献   
19.
TiNi系形状记忆合金两体磨粒磨损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硬度较低的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两体磨粒磨损行为,其耐磨性明显高于硬度较高的38CrMoAl(氮化)合金,认为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弹性模量非线性,高强度及良好的耐疲劳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SMA的“自适应”磨损机制,这种“自适应”机制是NiTi系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极好耐磨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尿素共沉淀法制备钇铝石榴石粉体及透明陶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以Y(NO3)3.6H2O、Al(NO3)3.9H2O(、NH4)2SO4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正硅酸乙酯作为添加剂,采用均相共沉淀法制备出YAG前驱体粉体,生成的YAG前驱体颗粒尺寸小.通过TG、XRD和SEM测试手段对粉体材料进行表征,所合成的Nd:YAG超细粉,颗粒度小、粒径均匀、流动性好.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粉体经过1200℃烧结后,得到完全晶化的YAG粉体.使用0.5%(质量分数)的正硅酸乙酯作为烧结添加剂,1750℃真空烧结5 h后,得到了基本透明的YAG陶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