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杨燕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198-198,165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外语教学界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途径,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第一线,它还是个新课题.本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了简要概述,以期对外语教师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2.
中考命题是教学评价中的一个环节。本文提出中考数学命题中创新试题的标准;又以全国各地创新试题为例,归纳出中考数学试题创新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高度关注社会热点,紧密取材于实际问题,有机综合相关学科,注重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3.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科技信息》2008,(21):306-306
基于业务创新在金融创新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本文将侧重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4.
杨燕 《科技信息》2009,(14):74-74
本文简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及其功能,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我国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5.
信息时代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阐述了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改革。并就电子信息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6.
在广告文案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其功能性与文学性有效结合,创作出体现独特的情感主题,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广告作品,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探索在广告文案写作教学中渗透其他相关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将会是提高学生广告创作思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7.
林励平  陈援峰  杨燕 《科技信息》2010,(19):318-318,2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其先进的组织文化、超前的创新理念、有效的能力开发和广泛的校企合作,走在世界高职教育的前列,特别是在工程教学方面取得公认的成功,许多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8.
沈从文在都市小说中重点探索了都市人的存在问题,彰显的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出现的问题,人的"内在自然"的生命力正在衰退,同时,人类作为高级生命体存在标志的精神生命也在走向荒芜。沈从文预言一样暗合了今天方兴未艾的人文生态批评理论,无论是人还是都市,都必然成为人文生态批评的重要对象。都市是用"现代文明"过滤后的"自然"符号,文明与自然之间不存在固有的"二律背反",但文明的脚步常常是沉重的,所以作家对都市中不合理现象的揭露与批评仍是意在建构。  相似文献   
139.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扎实的知识,但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综合能力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点。项目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法的补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在国内高职院校已经广泛实施。项目教学法对高等本科院校也同样重要,但其开展的目的和要求不同于高职院校。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与实施、项目考核以及促进项目教学法开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0.
笔者所选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主演的影片《红字》,这部影片改编自霍桑的同名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洲殖民地居民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而电影《红字》中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反讽手法在电影《红字》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体现。电影通过对人物反讽式命运的刻画展现了19世纪美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