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随着人类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单从数量上正在成倍增长,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素质上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这就给教育事业以越来越沉重的责任.然而目前仍起主导作用的传统教育模式对此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辅助教学和辅助教育管理上的应用,不仅使教育事业“柳暗花明”,而且预示了将在教育方式.教学手段上有一重大的、真正的“教育革命”.这场革  相似文献   
172.
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模拟器的技术和发展历程进行评述,从速度、精度和灵活性三个方面对领域需求和相关技术做了分类总结,分析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难点并从模拟器实现和使用两个层面介绍了现有的解决方案;给出了模拟器目前面临的困境及下一步发展趋势;对体系结构模拟器的开发和使用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3.
杨伟 《甘肃科技》2007,23(3):232-23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师人才素质构成要素,从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4.
为了研究CO(A′∏,v=3)和He碰撞体系由于∏态Λ分裂引起的量子干涉现象的微分干涉角和相对速度的关系,考虑一级波恩近似,各向异性相作用势和直线轨迹近似,对微分干涉角进行了推导,利用得出的公式,研究了微分干涉角和相对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5.
介绍了目前飞行试验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评估方法。依据稳定裕度试飞对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试飞数据进行准实时处理,分析了激励信号对于辨识结果的影响。采用混频激励的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激励所需的时间。并且,通过控制离散频率步长消除了高频段出现的剧烈相位震荡,有助于减轻试飞数据处理的负担和飞行员的操作负担。  相似文献   
176.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面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健身取向进行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7.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破坏力极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很大。但目前为止地震预报还是存在很多困难的,只有通过对建筑物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地震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以降低总费用,缩短总工期为目标,提出一种确定矿井建设最优施工方案决策关键线路法.通过对矿建工程特点的分析.建立了确定最优施工方案的模型;编制了电算程序;并对山西某矿井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节省能源,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在介质入口封头加装螺旋形折流板、介质出口封头加装旋转螺旋片,形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管壳式换热器.采用强化传热椭圆换热管加工成螺旋形组成管束作为主要换热元件,改变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流程,形成壳程介质螺旋形流动方式,达到壳程内介质流量和管程内介质流量的合理匹配.理论分析和热工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椭圆螺旋管束换热器总传热系数高于普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并且加工成本降低,换热器体积减小,达到了节省能源、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是换热器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0.
黔中地区近地面空气210Pb的高浓度U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210Pb的空气浓度变化对湖泊沉积和流域侵蚀示踪, 对污染物全球扩散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以及对生态系统受天然辐照的评价等多领域都是关键的环节. 基于云贵高原特殊的环境背景、沉积作用和大气模拟研究的前期进展, 自2001年12月20日起, 利用500 NE 型气溶胶采样器, 连续2年逐周在贵阳观风山采集近地面空气滤膜样品. 通过中国和美国两个实验室对210Pb浓度的γ-能谱同步系统观测表明, 月均浓度呈现出规则的“U”型年分布; 冬季为高值期, 春末和夏季为低值期; 年均浓度2.77±0.63 mBq·m-3, 为全球若干站点中最高平均浓度值的近4倍. 影响黔中地区空气210Pb物质来源的可能因素有: 土壤中较高U-Ra系的222Rn释放;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 煤、磷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的影响. 制约黔中地区空气210Pb高浓度和U型年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在于222Rn的析出. 210Pb月均浓度随降水量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 并随气温呈现良好的分组线性关系. 其中: No.1组(6~11月)反映了较高温度季节土壤222Rn 的相对低释放; No.2组(12~5月)映射了较低温度季节土壤222Rn 的相对高析出. 以降水和气温均权影响模拟计算获得的210Pb月均浓度与实测值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反映出黔中地区近地面空气210Pb浓度呈现出规则的“U”型年分布特征主要由区域性的降水和气温制约; 同时还说明其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变幅制约着210Pb月均浓度的高值与低值之比. 在月时间尺度下, 降水量和气温作为影响土壤(岩石)中222Rn析出的主要因素, 获得了很好的映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