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41.
基于Ontology的学习资源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Ontology的概念,提出基于Ontology的课程学习资源检索模型,以《数据结构》课程为领域,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数据结构》课程Ontology,设计实现了基于Ontology的《数据结构》课程学习资源检索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42.
基于DSP和FPGA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的高速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的电路原理设计,外围部件瓦连(PCI)接口的软件实现和DSP软件设计。该图像处理平台主要采用TMS320C6416数字信号处理器和XILINX公司的VIRTEX4系列的XC4VLX80高性能FPGA,可灵活地在DSP和FPGA中实现各种信号处理算法程序,并且区别于传统的DSP平台,可根据算法要求方便地切换DSP和FPGA对片外存储器的操作,从而满足对各类图像数据的高速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43.
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2001年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西部12省、市、自治区之一的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的5年中取得了较辉煌的成绩,其中内蒙古的“金三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金三角”的含义  相似文献   
444.
课堂教学评估是当前各高校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统计学上缺失数据的插补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缺失数据进行修复,以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更好的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45.
[目的]测定在选定条件下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乙醇粗提物干膏得率及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探讨粗提物和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将白花蛇舌草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冷浸,对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粗提;再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物进行处理,获得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测定粗提物和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的抑菌圈直径比较两者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作用.[结果]粗提物干膏得率为10.34%,干膏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9.73%,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5.98%.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1.562 5和50 mg·mL-1.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62.5和1 000μg·mL-1.[结论]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为新型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46.
物质系统形态的层次性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质系统结构固有的层次特征及其内部基本要素运动所固有的秩序为分类原则,排列出物质系统基本形态的层次与类别;剖析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存在内外双重关联的哲学内涵;认为低层次物态内部结构与运动的和谐有序稳定性是高层次物态演化的基础,物质系统形态稳定性服从层次结合度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447.
含羧基活性基团的聚酰亚胺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一种4,4′-二氨基-4″-羟基三苯甲烷的二胺单体,用该单体分别和芳香性二酐、酯环二酐以及含氟二酐制备了三种含羟基聚酰亚胺,并对其溶解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含羟基二胺单体和含氟二酐生成的聚酰亚胺能溶解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且显示出良好的耐热性能,这种聚酰亚胺可通过羧基引入功能基团制备功能性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448.
449.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无证书签密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中证明了所提新方案满足机密性与不可伪造性。与同类方案相比较,新方案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450.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树种统称桉树,引入我国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种子园建设和70年代后期的种源试验,一些技术显著促进了其进程,主要有:①早期的种子园技术促进了无性繁殖困难树种的有性扩繁;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应用;③20世纪90年代末分子标记技术开启了我国桉树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纪元;④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为品种创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⑤刚尝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桉树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是其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已对一些树种制定了育种策略和育种计划,兼顾纯种内轮回选择和杂种无性系的选育,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材积生长、木材密度、抗病虫和抗风等;累计已收集了近200个树种3 000余个家系的种质资源。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①几个主要树种的轮回选择和世代改良,仅尾叶桉(E. urophylla)进入了第3个世代;②杂交育种的成效显著,培育了目前仍主栽的DH32-29和DH33-27等优良杂种无性系;③无性系育种结合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组织培养)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发展;④开发了多种分子标记,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标记,并基于分子标记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尾叶桉等6个树种中检测了与生长、材性和/或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⑤已对逆境响应、激素和木材形成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一些功能基因显示了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⑥已优化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尝试了基因组编辑的可行性。但是,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性和高质量基因组/泛基因组的缺乏,种质资源流失,新无性系缺乏,尚待从头克隆和鉴定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基因组选择实用性有待探索,遗传转化率需进一步提高等。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意义是显著的,将有望在高世代改良、种质资源的长期评价、杂种优势的机制与利用、基因组选择的有效应用和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