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简单介绍双原子分子光谱理论,考虑到双原子分子光谱的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法解决实验数据的拟合问题。并对用LDL^T分解法,GAUSS列主元消去法所得的运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2.
解构主义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其本质是解构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形而上学,这对文学和哲学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并因其反叛性影响了全世界。米勒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之一,他致力于维护解构主义理论。他的重复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备受瞩目,这一理论也在其代表作《小说与重复》中得到完整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53.
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区分立地质量等级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并探讨其适用性。以2009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划分森林的立地质量等级,以森林蓄积量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地区LANDSAT-TM影像以及DEM数据提取遥感因子,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区分立地质量的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并引入回归分析方法和不区分立地质量的模型予以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模型明显好于不区分立地质量等级的估测模型,且BP神经网络模型较回归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森林的蓄积量。经过对比检验,基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BP神经网络模型性能优异,验证总体预测精度高达97%以上、实测值与预测值的R~2在0.94左右;不区分立地质量等级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R~2为0.89,预测精度95%左右。同等条件下,BP神经网络模型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约提高了3%~5%,R~2值提高了0.1左右。  相似文献   
54.
通过测量不同样品的磁导率, 研究Al2O3掺杂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Al2O3可抑制ZnO的挥发, 从而提高材料的起始磁导率, 降低比温度系数, 增加磁导率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55.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薛凤霞教授精彩医路的真实写照。薛凤霞教授是女性灵魂的工程师,是爱的播种者,她三十余年如一日,精医为民,尚德为医,把汗水和青春一并根植于妇产科事业。  相似文献   
56.
前不久,一则“为爱正名”的公益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倡导社会用阿尔兹海默病取代“老年痴呆”这一带有歧视性的称谓。“我的母亲没有痴呆,他只是变回了一个孩子,忘记了一些事情。”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其他认知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让我们由阿尔兹海默症打开一扇门,走进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世界,走近一位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医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珺教授。  相似文献   
57.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及公交优先问题,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及公交优先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交优先的单路口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第一层是完成道路交叉口进口道各流向的交通需求强度判断,第二层是完成信号相位相序的优化调整,第三层是完成各相位绿灯时间是否延长及延长多少的判断,第四层是在每个周期末完成信号相位数的自适应选择判断.该模型借助Matlab6.5进行交通仿真计算,并与定时信号控制相比较,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信号控制方面的优越性,实现道路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和人均延误最小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58.
生物强化MBR处理溴氨酸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降解菌株Sphingomonas xenophagaQYY对MBR处理系统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溴氨酸研究.对稳定运行的MBR体系进行了条件优化实验,考察了不同运行条件对生物降解性和生理状态指标等宏观功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化的运行方式:进水溴氨酸浓度250 mg/L;不控温;曝气量0.8 L/min;水力停留时间14.5 h;pH=7.同时,采用现代分子指纹技术——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分析(RISA)揭示了菌群微观结构随系统操作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生物相分析表明,系统的游离污泥主要以杆状菌为主,而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丝表面的菌体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为丝状菌,第二层为含丝状菌、球状菌和杆状菌等多种形态的菌体.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4例,正常人对照病例20例.对入选人群进行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和血清3-NT水平的测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3-NT、体质量指数(BMI)、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肌酐(Cre)、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如3-NT,BMI,HbA1c,FPG,TG,Cre,收缩压,舒张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血清3-NT与各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3-NT的含量受BMI和CHO影响.结论监测糖尿病患者3-NT,HbA1c,BMI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十分重要;联合检测3-NT,HbA1c,FPG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在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工艺(ECOSUNIDE)中,以统一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工艺进行了工程性试验.研究表明,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比另一组未改造的A2/O系统可多处理水量4 500 m3/d,具有明显的水量优势。在低温、低碳源条件下,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出水BOD,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6,25和1.9 mg/L左右,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出水标准,其他指标稳定达到一级B出水标准。通过对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与A2/O系统内的活性污泥进行镜检分析比较,发现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内的活性污泥性状较好,生物相更丰富,污泥菌胶团颜色较深,较紧密,絮体边缘较清晰,丝状菌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