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01.
干旱区地理学是研究干旱区地理环境及其改造利用的科学,本简要回顾我国最近20年干旱区地理研究的最新成就,科研教育改革的最新进展,并就我国干旱区地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关键科学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华南沿海常见的老红砂是四纪晚期海岸带环境演变的产物,在重建区域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历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平潭海坛岛是华南沿海老红砂分布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以海坛岛北侧冲沟侵蚀暴露的老红砂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样进行粒度实验,从样品的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初步判别沉积物的搬运动力特征;通过对样品的粒度参数分析,并与内陆典型的沙漠砂、现代海滩砂、海岸沙丘砂、河流砂的粒度参数进行比较,综合判断确定了海坛岛君山北麓老红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君山北麓海岸带老红砂以风力搬运为主,同时具有冲积、坡积的次生搬运性质,反映了海岸山麓带沉积环境的复杂性.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搬运动力的解释,既要有多个样品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也要和各地区古地理环境特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红土成因、年代学研究、红土与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对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与总结,进而提出目前红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4.
对福建漳浦六鳌半岛海岸沙丘剖面(CDS)进行了粒度特征和成因判别分析,并以海岸线演变历史地图和CDS剖面在采样海岸沙丘上部位置为依据,初步建立了剖面的时间标尺,以代表海岸带风力作用的敏感粒度组分为主要指标,结合研究区其他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福建东南沿海大约500a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1)CDS剖面是以风力作用为主兼有生物成壤作用、波浪作用的多重影响形成的海岸沙丘沉积;(2)剖面中的多个黑色植物碳屑和根系层,可能反映了海岸带风力作用间歇性减弱、海岸沙丘固定的成壤期;(3)海岸沙丘沉积中指代风力作用的敏感粒度组分变化,可能记录了小冰期中福建东南沿海的3个冷期.  相似文献   
105.
对闽中沿海长乐厚度8m的红土风化壳剖面(CL)间隔5cm采样,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组成测试,以OSL与ESR年龄确定年代学框架,据此探讨了1.2Ma以来红土沉积常量化学元素含量、组合及其比值记录的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Ma以来CL剖面四纪红土风化强度介于红壤型风化壳和赤红壤型风化壳之间变化,表现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区红土风化壳特点;早更新世晚期为赤红壤型风化壳向红壤型风化壳转变,反映区域气候由湿热向较暖湿气候过渡;中更新世为红壤型风化壳向赤红壤型风化壳的过渡,反映区域气候由相对暖湿过渡到明显湿热的变化;晚更新世早期发育典型赤红壤型风化壳,区域气候呈现湿热气候特征;晚更新世晚期由湿热向温干转变,早期赤红壤型风化壳有向现代红壤风化壳的逆行演替趋势.CL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特征符合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东亚季风系统中夏季风盛衰变迁控制了研究区红土风化壳类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差分GPS测量数据的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沙丘为研究对象,运用差分GPS接收机Trimble5700及随机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结合区域风况、植被等自然条件对所选样方沙丘的形态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沙丘的平面形态为U形、开口面向西侧来风方向,弧顶顺风向东凸出,沙丘长轴走向与当地合成风向一致;在纵剖面上,弧顶沙丘坡度呈现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风蚀洼地和迎风坡上部风蚀特征明显.沙丘形态特征显示,沙漠北部和中部抛物线沙丘发育时间较长,南部沙丘大多处于幼年期阶段.差分GPS测量及其后台数据处理技术是现代风沙地貌形态和动力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7.
海岸带的风沙活动规律是沙质海岸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中国温带季风区昌黎翡翠岛沙丘海岸作为研究区,对不同地貌单元表层沙粒度参数及其反映的风动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风沙沉积剖面的OSL年龄作为时间标尺,以风成沙平均粒径作为风力强度的代用指标,提取海岸风沙沉积记录的风力强度变化序列,为海岸风沙治理及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丘沙具有典型的风成沙特征,表层沙样以横向沙脊沙平均粒径最大,而横向沙脊表层沙样又具有自丘顶向两侧坡脚粗化的趋势,分选程度由迎风坡向背风坡逐渐变好;(2)各个探坑剖面的粒度参数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变化,其中丘间地剖面粒度参数变化幅度整体上大于横向沙脊剖面;(3)近200 a来,海岸风沙平均粒径指示的冬季风盛衰变化历史可以划分为1760—1820 AD(冬季风强度整体较弱)、1821—1900 AD(冬季风相对强盛)和1901AD至今(冬季风活动波动减弱)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综合分析了地层、考古、树轮等方面的考察资料,认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在最近12000年中,一直是在干旱的荒漠环境控制之下,与现代自然环境的特征基本相似。尽管塔里木盆地干旱多风、水源短缺、植被稀少等环境条件是生存环境恶化的潜在因素,但历史时期发生的河水断流、湖泊变干、沙漠扩张等环境劣变主要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水的地域分配造成的。因此,合理用水、平衡水土是我们今后开发塔里木盆地自然资源应当吸取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09.
李志忠 《甘肃科技》2006,22(5):224-226
优先购买权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优先购买权的效率、秩序、自由、正义等法律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0.
井下视频图像的小波消噪加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矿山井下由于光源不足,视频监视画面粗糙、模糊、层次不分明以及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井下恶劣通信环境干扰,质量下降的问题。方法应用小波理论对井下视频图像进行消噪处理和加强轮廓处理,讨论小波分解高频系数阈值的选取和量化问题。结果实验数据表明,频域变换和消噪处理结合使用,可使井下视频图像质量得到改善。结论井下视频图像的小波消噪加强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