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活性炭固载磷酸催化下合成苹果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固载H3PO4为催化剂,用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为反应物直接缩合,制备了环缩羰基型香料-苹果酯.连续七次使用该催化剂,产率仅降低8%左右,平均产率可达72%.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维测距结合二维测向的分布式空间动平台间相对定位方法。根据宽带正负斜率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时频特性,结合微波双向技术实现了动平台间的相对距离测量,并提出了测频率解相位模糊的短基线干涉仪高精度测向方法,解决了传统多基线干涉仪测角模型的概率性解模糊问题,同时对平台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干扰进行有效抑制。最终通过评估系统对该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23.
永磁磁力脱水槽是一种磁力和重力联合作用的设备,兼有浓缩、脱泥、选别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磁铁矿选矿工艺之中。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不消耗动力、处理矿浆体积量大等优点,在国内外众多选矿厂中仍是不可替代的选别细粒磁铁矿的有效设备。在生产实践中,当正常状态下各工序的矿浆量、浓度、品位相对稳定时,磁力脱水槽的选别指标较好;而当给矿量等指标变化频繁时,磁力脱水槽选别指标则急剧恶化,进而影响到选别作业给矿的稳定。在这种状态下,需要岗位工人不断调整操作,以满足铁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的要求。传统的人工操作是岗…  相似文献   
24.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 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  相似文献   
25.
以模型法光散射理论为基础,用计算机模拟出了聚合物棒晶的小角光散射图样。在模拟过程中,把聚合物棒晶视为处于均匀介质中的各向异性棒,采用了二维模型及计算结构因子的方法,模拟程序利用奔腾Ⅱ计算机和Win98操作系统,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图样和实验中得到的光散射图样一致,可成为研究聚合物棒晶小角光散射图样的理想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6.
与条形码、标准答题卡相比较,惯性导航信息标记点的图像有许多不可预测的污染,比如曝光质量差、灰尘、指纹以及其他形式的污迹;另外,扫描分辨率不同、参考标记点的起始位置不确定也会影响标记点的正确识别与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一维投影波形分析算法,并成功应用于航拍胶片数字图像上的惯性导航信息标记点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噪声不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标记点识别定位问题。通过统计方法,降低了噪声对结果的影响;通过把投影转换成一维信号的概念,提供了一致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引入聚类思想计算标记点高度、宽度以及标记点的间距,大大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高温余热回收用熔融盐/多孔镍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由多孔镍基熔浸熔融盐制备而成的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重点研究了该材料的制备。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差热差重分析,研究了复合蓄热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时间2~3h;最佳的复合温度为高于熔点50~100℃。  相似文献   
28.
李宏宇 《科技资讯》2012,(20):236-236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宋江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然而一个地位低下、武艺平平的宋江能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团结和带领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他的领导水平、领导艺术、领导活动却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9.
李宏宇 《科技信息》2012,(20):275-275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网络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必然也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这个阵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网络化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历史高度.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在以其巨大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但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