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美国建立NMD体系一波三折,几度使世界舆论哗然。在几次美俄的高峰会谈中,俄罗斯态度强硬,频频对美国说“不”!俄罗斯如此大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对美国有“撒手锏”,且这些“撒手锏”大多有着先进的C3I系统,使美国不敢妄自尊大,也是重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其武器装备在原本良好的基础上,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可以在各个领域与美国继续抗衡。在陆战武器方面:美国有M1系列坦克,俄罗斯则有T-80、T-90等;美国研制出敏感反装甲弹药,俄罗斯则开发出“红土地-M”152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在…  相似文献   
42.
▲2008年2月25日韩国当选总统李明博在韩国国会议事堂前的国会广场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第17任韩国总统。▲2008年3月2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获胜,当选俄罗斯新一任总统。  相似文献   
43.
猫眼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到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其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亮。只能在白天活动的鸟、鸡等动物的视网膜中只有圆锥细  相似文献   
44.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美国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这种核武器在爆炸时不会造成核污染,与常规武器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将彻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门槛。虽然美国坚决否认研制第四代核武器,但一些美国专家揭了美国政府的“老底”。专门关注全球核动态的非政府组织——“新墨西哥州核观察室”负责人格林认为,美国国家核实验室的三个部门都在实施相同或不同的热核聚变计划。通常而言,第一代核武器是指原子弹,即利用核裂变的核武器;第二代核武器是氢弹,即利用核聚变反应的核弹;第三代核武器是核爆炸效应经过“剪裁”…  相似文献   
45.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6.
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3种。第一种,标准酒度。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或用缩写GL表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  相似文献   
47.
1.猫眼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在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到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  相似文献   
48.
M12S冲锋枪,是意大利伯莱塔公司设计制造的,也是它的骄傲。伯莱塔公司研制冲锋枪已有80多年的历史,多次以设计出上等冲锋枪而为意大利争光。意大利是冲锋枪的鼻祖。1915年,意大利轻武器设计师维列里设计出一种发射手枪弹的高射速双管武器,由帕洛沙兵工厂制造,这便是帕洛沙M1915式连发枪。维列里设想用新枪填补机枪和步枪之间的空白,但战场反馈令人失望,说它是机枪威力太小,说它是步枪又太笨重,不适合单兵使用。于是,意军很快将其撤编,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49.
俄罗斯有一支集特种部队与救援队功能于一体的精锐之师,他们往往能在危急关头神兵天降,化险为夷。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高风险救援行动中心已成立10年了。这个中心起名为“首领”,是俄罗斯“最具战斗力”的救援机构。“首领”负责人尼古拉·弗多温少将说:“我们总能在危险中化险为夷。”这个中心成员具有极高的职业素养。中心参与了大约1000起救援行动,共救出987人,疏散近5000人,运送7万多吨人道主义物资,清除近3.5万个爆炸装置。该中心不仅向莫斯科市民提供帮助,还随时准备为全世界伸出援助之手。拉缅斯科耶机场飞抵事发地,必要时还可调动预备…  相似文献   
50.
战争,从来就是血与火的拼杀,即使在冷兵器时代,一旦打起仗来也是热火朝天、红染大地,当今的战争更是热烈,其热能释放动辄亿万计。然而,古今中外不少战争也从未忘记巧妙用“冰”。别具一格的“冰之战“毫不亚于热战,未来军事气象学的发展已经向人们展示出了其生动的画卷。 冰,寒气侵入肌,冷光照戎装。史来多少战例,读之动人心魄: 三国时期,曹操与马超大战于战略要地潼关,曹军筑起坚固的冰沙城,渡过渭水,打败了马超;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大家是熟悉的,可安禄山指挥叛军南下,利用黄河结冰顺渡之事,知者却不多。据《资治通鉴》述,丁亥,安禄山渡黄河,以草木等横绝河流。一夕,冰合如浮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