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综合类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气藏储层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格里气田的气藏储层进行了自生伊利石^40Ar/^39Ar法定年的实验研究.实验解决了黏土矿物的提纯、核照射反冲丢失、自生伊利石的判识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获得了自生伊利石生长年龄.通过自生伊利石的生长年龄推断气藏的形成时间晚于169Ma.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露天矿山的设计效率和经济效益,针对传统手工方法圈定露天境界时存在的准确度低、工作量大等缺点,提出在价值块段模型(Economic Block Value Model,EBVM)基础上运用Lerchs-Grossmann算法求解大型复杂露天矿山境界优化问题的方法。详细阐述了EBVM的构建途径,构造了求解境界优化问题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从图论学的角度介绍了Lerchs-Grossmann算法的求解步骤。该方法已在DIMINE数字采矿三维平台中得到实现,并应用于实际露天矿山的境界优化和设计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求解出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最优开采方案,克服了传统手工方法的弊端,为矿山的设计生产和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海南部17962柱状样的高分辨分子地层学研究,获取了其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百分含量)、沉积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分布(δ^13Cong)、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觉 淀有机质中反映陆源输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等信息,计算了柱状样觉积有机质中来源于水生碳的碳同位素大小(δ^13C水柱)。在前人建立的δ^13Cong-Pco2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以δ^13C水生代替δ^13Cong,较为准确地计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南沙海区表层水的Pco2。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水的Pco2在末次冰期平均为240μL/L,在全新世平均为为320μL/L,对比冰芯记录,全新世支海南部表层水可向大气释放CO2。  相似文献   
14.
合肥盆地已经发现了多套烃源岩,但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仍是合肥盆地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所发现沥青的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研究,推断出可能的烃源岩发育层位是下侏罗统防虎山组或下白垩统黑石渡组;利用沥青和可能源岩抽提物饱和烃及芳烃的分子地球化学对比,确定了下白垩统黑石渡组泥岩是霍山沥青的母源,解决了长期以来合肥盆地是否存在有效烃源岩的问题,证实了下白垩统黑石渡组是合肥盆地的烃源岩,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煤在降温和减压过程中的生气实验,研究了煤在高温高压下的储气能力及煤在降温和减压过程中的生气潜力.通过煤的吸附性能和天然气的PVT计算,初步探讨了高温高压状态下天然气在煤中的赋存状态.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的地质背景,测定了煤在降温及减压进程中释放的气体体积、组成及碳同位素,计算了上古生界煤系在晚白垩世抬升以后释放天然气的产率,研究了该盆地抬升以后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并对气藏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抬升以后,储存在煤中的天然气的仍具有较大供给能力,气藏存在弱的气体供给一逸散的动态平衡,这为鄂尔多斯盆地可能是一深盆气藏提供了另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6.
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方法对西江(珠江的主干)进行了1a的水相和颗粒相中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呋喃(PCDD/Fs)测定。结果表明,水相中PCDD/Fs的含量范围在1.567-8.008pg/L之间.颗粒物中PCDD/Fs的含量变化在569.4~279.6pg/g之间,经过分析得出其浓度随着西江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即在丰水期此污染物的浓度比在枯水期高。地表径流和干湿沉降对此有很大的贡献。西江中PCDD/Fs年通量为8.55kg,毒性当量通量(I—TEQ)为0.026kg。通过对同系物和同族物分布图对比显示西江PCDD/Fs来源比较复杂,可能是混合来源。其中大气干湿沉降、地表径流和沿岸与漂白有关的工业对此有很大的贡献.是PCDD/Fs进入西江的3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储量估算方法具有操作性简单、易于地质人员掌握的优点,但其储量估算工作可视化程度低、缺乏立体感、估算精度较低;而地质统计学很难适应中国矿产种类较多、类型复杂、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矿床特征。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以平行断面法为切入点,借助三维软件,利用真实三维地质模型取代简单抽象的二维规则几何体,实现矿体在真三维环境下的体积获取模式,科学、精准地获取矿体资源储量。经实际矿山应用对比表明:三维空间平行断面法有效地改善了储量估算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视化程度,可达到快速获取高精度矿体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煤与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煤系有机机质碳同位素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及其相应生物生产力变化这一理论假设,应用气相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煤系沉积中煤和煤系页岩可溶有机质分子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煤较煤系页岩更富集重碳同位素,据此提出了判识煤和煤系页岩生油的分子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吐鲁番盆地煤成油对比。  相似文献   
19.
以人工模拟自然的石板加土培养细枝赤齿藓,并以滴灌方式保持赤齿藓的潮湿环境培养肚倍蚜较好,胎生无翅若蚜蜡球形成为35.4%.另外,使赤齿藓的含水量保持在65~75%,蜡球形成部位多集中在赤齿藓的中、下部,对胎生无翅若蚜的过夏滞育有利。  相似文献   
20.
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钌离子催化氧化和在线热解气相色谱质谱降解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蓟县剖面洪水庄组约11.5亿年古老干酪根的分子结构特征.除描绘出这一古老干酪根的基本分子结构特征外,还暗示在地球历史演化的两个主要阶段(前寒武纪和显生宙),海洋中生物光合作用的主体及其对沉积有机质的输入在成分和分子结构上可能存在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