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鄯善油田经过10多年开发,地层水的分布状况变得比较复杂。近期新钻加密井发现三间房组油藏油水界面分布特征与开发初期所认为的情况有明显差别,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特点。对油水界面变化情况及地层水矿化度、化学成分、水型等资料分析表明:自北向南地层水矿化度逐渐升高,水型也由NaHCO3型逐渐过渡到CaCl2型。通过对地层水中不同类型离子的组合特征及含量变化分析,结合邻区地层水分布特征,认为造成目前油水界面分布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存在一个水动力系统,自西北部侵入鄯善油田,使西区、北区油水界面严重抬升,地层水矿化度及化学成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为油田确定今后新钻加密井的井深及提高水淹层解释的符合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分析油水界面变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应用分形技术预测井间裂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齐家古潜山裂缝性油气田为例 ,在对岩心裂缝观测及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的基础上 ,用取心标定测井 ,应用多重分形方法计算了各井裂缝发育程度的概率 ,划分了裂缝发育段。根据裂缝孔隙度、中子伽马、岩性密度、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及钻井泥浆漏失、放空及开发动态资料 ,应用井间分形克里格方法进行了井间裂缝的预测。经钻探证实 ,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3.
冀东油田庙28x1区块东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综合应用钻井取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冀东油田庙 2 8x1区块下第三系东一段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识别基准面的基础上 ,可将工区目的层段划分成 2 6个短期旋回层序和3个中期旋回层序。在中期旋回内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单元进行了横向追踪 ,建立起精确的高分辨率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为横向预测井间砂体奠定了基础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为了对红柳泉油田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上砂组的沉积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 ,综合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等方面的特征 ,对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目的层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并且主要为水上三角洲亚相 ;其具体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水道、天然堤及泛滥平原 4类 ,建立了三角洲亚相垂向相层序及三维空间相模式 .最终探讨了沉积相对储层的物性及含油性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为储层的综合评价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5.
在深入分析圈闭含油气性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给出了构造圈闭含油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此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关联度给出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运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 T3反射层构造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含油气性好的和较好的圈闭主要分布在徐家围子断陷及相邻地区、莺山断陷及相邻地区、古龙断陷及绥化断陷 ;基本上好及较好的圈闭以生油凹陷为中心呈环绕状和沿控制断陷的边界断层成串珠状分布 ,尤其是徐家围子断陷和莺山断陷 ,是深层主要的生油中心 ,控制了深层油气分布 ;北部各断陷及常家围子断陷圈闭的含油气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6.
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随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合应用各种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进行随机模拟.具体方法是:在对洪积扇相储层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精细表征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砂体之间岩性、物性卜的差异,总结洪积扇沉积模式,建立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储层地质知识库;在沉积模式及储层地质知识库的指导下,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市洪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岩石相三维模型,并建立相控下的储层参数模型,利用此模拟方法对实际地层进行随机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增强r地质条件的约束力,避免了井间插值的随意性,提高了相控储层参数模型的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华北地区三叠纪盆地格局及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叠纪是华北地区构造格局的重要转型期,该时期发生的印支运动影响着华北地区盆地的发育演化.早—中三叠世,华北板块内部基本继承了晚海西期以来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点,地势北西高、东南低,为一南陡北缓、呈NWW向展布的大型内陆沉积盆地,恢复的地层原始沉积厚度在1 500~2 000 m之间.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发生自东向西的剪刀式碰撞拼接,华北地区发生全面抬升,且东部抬升早、抬升幅度大,西部抬升晚、抬升幅度小,沉积盆地的范围向西发生退缩.华北地区西南部仍为统一的大型沉积盆地,发育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华北东部大部分地区处于隆升剥蚀状态,使得先期沉积的早—中三叠世地层发生剥蚀,一些地区剥蚀作用深至古生界,仅局部地区发育小型山间盆地沉积.  相似文献   
38.
以苏里格庙气田苏6井区研究对象,结合本区的地质和测井资料,通过对该区40口井的现场资料的研究,重点研究了气层的识别方法,介绍了密度中子包络区间法,孔隙度重叠法,给出了多个解释实例。这些方法对识别低阻气层仍然是成功的。经过试油资料的验证,这些方法在识别气层方面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39.
达西渗流产水率模型已难以准确描述超低渗透储层的产液性能,为了准确表征超低渗透储层的产液能力,必须基于非达西渗流特征建立高精度产水率模型.神经元非线性函数Sigmoid的突变性质能较好地描述非达西渗流特征,并可以通过改变系数来控制其突变时间和幅度,因此,引入该函数来构建超低渗透储层的产水率模型.在超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措施破坏了油藏状态下含水饱和度与产水率之间的关系;计算方法和实验分析所携带的误差造成计算含水饱和度与油藏状态下含水饱和度之间存在数值差异.分类弥补这一差异之后,利用Sigmoid函数建立的产水率模型计算97口井的产水率,与实际压裂试油的产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相关系数为0.900 4,满足研究区实际勘探开发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0.
用正交偶极阵列声波测井研究地层地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利用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地层主应力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当地层地应力不均衡时,横波发生双折射形成快横波和慢横波的物理特征,在应力不均衡井段建立快、慢横波应力一速度方程。通过岩心实验确定了快、慢横波应力一速度方程的耦合系数,从而计算地层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数值,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快横波传播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应用该方法,对大港油田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地应力评价,并用成像测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