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童艳荣  宋朋  张永利 《科技信息》2010,(18):34-34,36
开放式物理实验教学是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基于层次化模块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物理实验管理系统,可使学生通过校园网预习实验,选修实验项目和安排实验时间,将使实验室的开放管理科学化,仪器设备使用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以其良好的安全性、较广的曲线选取范围以及快速的加、解密速度而在公钥密码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基本理论,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描述了建立椭圆曲线密码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针对边坡在浸水、地震以及加入土工合成材料时的稳定状态,根据瑞典圆弧验算方法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的原理,建立了复杂环境下瑞典圆弧法的面向对象模型。该模型改变了工程计算中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建立了基本计算对象和对象间的消息传递过程,并据此探讨了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和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铁铜复合催化混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COD为2.458 mg/L的印染废水,以废水COD去除率、脱色率、出水pH评价药剂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为了提高实验药剂的性能指标,对实验前期所筛选的Fe、Cu催化剂,研制了复合型药剂Fe1Cu1(即m(Fe 2+)∶m(Cu2+)=1∶1),并对其降解印染废水的机理及应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Fe1Cu1起到了催化和混凝的双重作用;废水的处理效果随药剂量的增加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实验确定适宜的Fe1Cu1投加量为150 mg/L,而反应温度为210 ℃。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BOD5/COD值由初始的0.016提高到0.420。  相似文献   
55.
为了制备用于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催化剂,实验中以COD达2 000 mg.L-1的亚甲蓝水溶液作降解对象,用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法进行处理,催化剂性能以COD去除率和脱色率进行评价.在对19种可溶盐进行普选的基础上,对双组分催化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铜盐和铁盐的催化活性居于前列,而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复配的Cu1Fe1催化剂在活性和成本上显示了优越性,同等条件下对水样的COD去除率比不加催化剂时提高约50%.对Cu1Fe1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自由基反应以及Fe(Ⅲ)聚合物的混凝同时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6.
以工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几种交流采样算法,并根据实时性和精度要求选用适宜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的设计方案,实现对系统所需要的电力参数进行实时、准确及快速的计量,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7.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弥补神经网络用于灰色理论中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采用了改进遗传算法IGA(im proved genetic algon ithm)来辅助优化神经网络,实现了对网络连接权的自适应进化,并应用于灰色预测中。提出了进化神经网络灰色预测模型,通过M atlab程序对某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进行了预测、比较,预测结果误差均在0.3%以下,明显优于传统的GM(1,1)(grey m odel)的预测结果,其误差在10%左右。实例验证,将进化神经网络应用于灰色预测模型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为得到顺煤层水力割缝抽采瓦斯渗流规律以及预测水力割缝后瓦斯气体抽采量,结合渗流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力割缝抽采煤层瓦斯的固流耦合数学模型,同时给出了相应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利用Madab计算得到顺煤层水力割缝后煤体应力场、瓦斯压力场以及瓦斯抽采量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力割缝后,煤体有效体积应力得到释放;沿割缝方向储层卸压效果明显;煤层内裂隙、裂缝数量增加,长度和张开度增大;煤体渗透性能增强;煤层气抽采量较普通钻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模拟结果显示了顺煤层水力割缝抽采煤层气的优势。此模拟方法对煤层气增产工业中确定水力割缝工艺参数以及预测瓦斯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以都结剖面为例,逐步开展沉积环境分析和岩石学分析方面的工作,旨在进一步提高右江盆地下石炭统都安组白云岩的研究程度.该白云岩形成于同生、准同生阶段的萨布哈模式,并在后生埋藏阶段受到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改造.都安组白云岩地层、下伏潮间带黏结灰岩地层及浅水潮下带颗粒-泥粒灰岩地层共同构成环潮坪型碳酸盐岩米级旋回,为晚古生代冰川作用在谢尔普霍夫期的发育提供了沉积学证据.  相似文献   
60.
建筑空间与设备拓扑信息是建筑设计优化、运维管理的基础数据。然而在传统建筑设计与运维过程中,信息存储割裂,难以实现信息集成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实现了各专业信息的统一描述、存储与管理,可显著提升拓扑信息的提取与应用效率。该文引入BIM数据标准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提出了建筑空间与设备的集成拓扑模型,研究了空间与设备拓扑信息的提取与集成技术。在此基础上,该文研发了原型系统并采用实际项目数据进行了应用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模,充分利用BIM的丰富信息,实现空间与设备拓扑信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