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热线法实验中半透明介质内部导热和辐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热线法实验条件下半透明介质的积分-微分能量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着重分析各个辐射项对内部总热 的贡献,研究了介质吸收系数以及热线黑度对热线温升的影响,引入了介质的等效平均吸收系数和热线的等效表面黑度2个新概念,并讨论了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52.
离子液体酸催化小球藻油脂转化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取得到的小球藻(USTB--01)油脂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酸([C4MIm]HSO4)为催化剂,研究了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适宜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小球藻油脂及所制备的生物柴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研磨破碎藻细胞壁能显著提高索氏法提取藻脂的提取率,石油醚是最适宜的提取溶剂.提取得到的小球藻脂富含C16和C18脂肪酸.藻脂转化生物柴油的适宜条件是:醇油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占藻脂质量的8%,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15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为64%.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表明该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C16:0)甲酯和不饱和的亚油酸(C18:2)甲酯,是可行的石化柴油替代品.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在线社交网络中识别不可信用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维用户信任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了最大平均值对数偏差用于计算特征;其次,充分考虑在线社交网络的特点以及现实中信任建立的过程,从用户的历史数据中提取出一共4类13项特征用以计算用户的信任值.此外,方法使用了6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用来衡量所提出的特征识别不可信用户的效果.在真实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最大平均值对数误差计算得到的特征能够在正确率等各项指标上取得优异表现.  相似文献   
54.
针对社会网络中用户信息时的传播路径,提出一种社会网络中基于路径的社团划分方法.首先,采用边介数中心性来进行社团划分,接着设计了一种基于重要路径的社团更新方法来解决初步划分社团之后的碎片问题,最后针对信息传播中用户态度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PSO算法的社团动态更新方法.实验分析说明,本方案时间复杂度较小,性能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5.
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扩散电极的性能优化,通过对PEMFC单体建立二维稳态数值计算模型,在ISIGHT-FD软件平台上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拟和模型,在相应的设计空间内生成RBF拟和曲面,调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RBF拟和进行遗传搜索,得到了阴极扩散层厚度、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最优值,通过优化前后的氧气浓度和输出性能比较,表明这些参数可改善气体扩散层的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依托泊苷制剂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ETP mPEG-PLA/P123)的处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投药量、mPEG-PLA所占质量比和水化体积为自变量,以依托泊苷包封率、载药量以及粒径为因变量,进行3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验,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并对所制备的胶束制剂进行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评估。结果表明,ETP mPEG-PLA/P123胶束制剂的最优处方工艺如下:mPEG-PLA与P123质量比为38∶62,投药量为5 mg,水化体积为6 mL;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混合胶束的包封率为87.4%,载药量为4.19%,粒径为115.6 nm, PDI为0.216,Zeta电位为-16.3 mV;荧光探针法测定的CMC值为1.7×10~(-3 )g/L,mPEG-PLA/P123胶束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中,依托泊苷可从胶束中缓慢而持续地释放,在48 h内释放量可达80%。采用优化处方制得的ETP mPEG-PLA/P123纳米混合胶束,能显著增加依托泊苷的溶解度,胶束制剂稳定性好,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为进一步拓宽依托泊苷新型制剂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钢坯热轧加热炉区生产调度属于组合优化中的NP-complete问题.本文根据加热炉区生产特点建立了分别以生产能耗最小化和加热质量最优化为主次目标的钢坯加热炉区调度数学模型,将其归结为布尔可满足性问题,构造了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的遗传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基于实际生产数据的模拟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求解方法充分满足了现场加热炉区生产调度的需求,在满足生产工艺约束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钢坯入炉温度和加热质量,与传统人工调度方法的结果相比具有更好的节能、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58.
介绍影响全氢罩式退火炉内换热的两个重要参数——对流换热系数和钢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详尽分析了两个参数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了氮气和氢气气氛下两参数的不同,从而在机理上阐明了全氢罩式炉相对传统混氢罩式炉的优越性,为优化炉内换热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空气横掠水平壁面上的液滴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液滴脱离时的界面形状,给出沿接触线周边接触角的变化关系,在滞后张力模型的基础上,从力平衡出发建立脱落直径的联立方程,讨论液滴脱离直径与来流速度的关系.随来流速度增加,液滴所受表面力和风力均增加,低来流速度下,表面力起主要控制作用,随来流速度增加,风力比表面力增加得快,导致液滴半径越小,被风吹离所需的临界风速越大.液滴脱离的临界风速还与液滴距平板前缘L的距离有关,表现为L越大,液滴被吹离所需的临界风速越大,且液滴半径越大,L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60.
应用Lennard-Jone作用势,在300K和0.1MPa条件下,对边长20nm的立方体孔隙内氮气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果得出分子分速度和速率的分布与统计力学得到的Maxwell速度和速率分布曲线基本一致,并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受到孔隙壁的严格限制. 通过Green-Kubo关系式计算得出了孔隙内氮气的导热系数,并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接近于实验值,仅为同样条件下自由空间氮气的导热系数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