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7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建国后,我国在布鲁氏菌感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布鲁氏菌感染监测平台,研发、生产出了能够预防布鲁氏菌感染的疫苗,近几年还阐释了一些与布鲁氏菌致病相关的功能基因.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近几年疫情急骤回升,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布鲁氏菌感染的研究现状、流行趋势及防控进展,旨在加深对布鲁氏菌感染的认识,为推动对布鲁氏菌的深入研究作贡献.  相似文献   
42.
柞树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的柞树枝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浸出液减压浓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1)、(-)-表松脂醇(2)、β-谷甾醇葡萄糖苷(3)、(-)-表儿茶素(4)、β-谷甾醇(5)、水杨酸(6)和高根二醇(7)。化合物1、2、4、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3.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分别对苦碟子地上部分和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地上部分中得到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从根部中得到2种酚酸类化合物。经^1HNMR、^13C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8-(3'-甲氧基,4’-羟基)-二苯基-2,6-二羟基-双四氢呋喃木质索(1),(+)-丁香树脂酚(2),咖啡酸(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运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方法对黑龙江省牡丹江产兴安蒲公英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原儿茶醛(2),丁二酸单乙酯(3),蒲公英内酯(4),α-棕榈酸单甘油酯(5),单亚油酸甘油酯(6),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7),正丁基-β-D葡萄糖苷(8)。其中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紫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构建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精细化学品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等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以蓖麻酸(酯)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共扼亚油酸(CLA)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LA合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蓖麻酸(酯)是蓖麻油的最主要成分,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很容易转变成共轭亚油酸(CLA).本文对以蓖麻酸(酯)合为原料合成CL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山核桃树皮中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山核桃树皮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泡,乙醇浸出液用正己烷萃取后,制得正己烷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了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推测该化合物为β-谷甾醇,其含量占正己烷提取物重量的0.36%。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Neuritin蛋白的功能,将neuritinORF在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中表达,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以308D10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neuritinORF,定向克隆法将其克隆至PFASTBAC-HTA转移载体中.然后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将其转移至杆粒bacmid中.得到携带neuritin ORF的重组杆粒.本实验获得了重组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经PCR鉴定,插入片段方向、大小正确,DNA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处接头和读框与预期序列相符,成功构建了Neuritin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50.
研究东北岩高兰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东北岩高兰的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1),叶绿醇(2),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3),β-谷甾醇(4),熊果醇(5),3β-齐墩果醇(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