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张平 《科技信息》2011,(20):I0299-I0299
文章就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决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2.
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桥梁博士软件来分析整体式桥台无伸缩缝桥梁,计算其内力,并据此内力来估算上部和下部结构的配筋面积,进行整体式桥台无缝桥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3.
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工作,专利技术转化作为技术转移工作的一部分,也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模式.通过梳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主要模式,对相关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认为高校专利转化成功模式没有标准的模板,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探讨和研究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模式,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服务于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4.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体系是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的现状和相关研究,确定了三阶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流程和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 3所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体系进行了量化评分,指出了我国高校专利转化评价体系在机构建设、政策扶持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提高煅后焦余热回收效率,改进余热回收换热器设计,研究了煅后焦余热回收换热器内颗粒的流动特性.搭建等比例缩小的以有机玻璃为材料的余热回收换热器试验台,进行可视化试验,并且提出了一种流动均匀性的评价方法.试验采用粒子示踪法,定时进行数据采集,研究了煅后焦颗粒在换热器内的流型变化情况、颗粒流动轨迹和流经内换热器的绕流情况,以及颗粒粒径、流动速度对流动均匀性的影响,并拟合了流动均匀性随粒径变化的公式.试验结果表明:煅后焦在换热器内流动为整体流;物料流经内换热器时沿上集箱绕流,流动过程中无堵塞现象;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煅后焦粒径增大,流动均匀性变差;煅后焦在换热器内的流动速度对流动均匀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软弱夹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自编的强度折减程序对多种工况下单因素变化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通过极差分析法设置正交试验对边坡稳定性多因素敏感性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空间位置分布和抗剪强度指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依次为软弱夹层的倾角、内摩擦角、黏聚力、厚度;当软弱夹层的倾角在25°~60°范围内变化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曲线大致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抛物线顶点位于软弱夹层45°倾角处,此时边坡的稳定性最差,在实际工程中应特别注意此类软弱夹层边坡的失稳问题。  相似文献   
127.
综合考虑疲劳作用应力、三维塑性区域边界上的交变正应力与交变剪应力,利用二阶摄动方法建立了计算疲劳载荷作用下三维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理论模型。用数值解法进行求解,并作图分析了三维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最大值和变化幅值与三维裂纹体几何尺寸及外载荷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裂纹体厚度的增大,三维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最大值与变化幅值不断减小;当裂纹体几何尺寸相同时,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最大值与变化幅值均随外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8.
Q235钢双辉镍铬共渗层的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合金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附件、X射线衍射仪、动态显微硬度系统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合金层的组织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动态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并采用CHI750电化学工作站,以304L不锈钢为对比试样,通过三电极体系以0.001V/S的扫描速度研究了两者在3.5%的NaCl和0.5%H2SO4两种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等离子共渗后,Q235钢表面形成了厚度约12μm的镍铬合金层,渗层均匀致密,无孔洞裂纹等缺陷,其表面晶粒结聚成团,呈颗粒状.镍、铬合金元素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并在次表层达到浓度高峰,其原因在于在此工艺下沉积的表层区域原子发生逆溅射和逆扩散.合金层主要由FeCr0.29Ni0.16C0.06、Cr23C6和γ相组成,与基体呈冶金结合,表面动态显微硬度达9.72GPa.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合金层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相对于不锈钢正移25mV,并且具有比不锈钢更小的腐蚀电流密度,而在H2SO4溶液中合金层的腐蚀电位虽负移9mV,但其腐蚀电流密度依然远小于不锈钢,计算得出其腐蚀速度相对于不锈钢分别降低了2.35倍和1.30倍,因此双层辉光等离子镍铬共渗可显著提高Q235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9.
USB2.0工业CT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的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通常采用ISA和PCI总线,存在着价格昂贵、可扩展性差、传输速度低、安装不方便和布线复杂,在某些场合已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的实际需求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USB2.0工业CT的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FPGA芯片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与USB接口芯片进行数据交换.同时,从数据传输可靠、高速、稳定的性能出发提出了整体硬件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满足实际工业CT传输需要.  相似文献   
130.
钨纤维增强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压缩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使用Drucker-Prager和von Mises屈服准则研究了钨纤维增强块体金属玻璃基的压缩变形行为及热残余应力的分布,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压缩过程中钨纤维相先屈服后将载荷传递给块体金属玻璃相;钨纤维相的轴向热残余应力高达-500 MPa;钨纤维相在遵循von Mises屈服准则的情况下,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比von Mises屈服准则更能描述块体金属玻璃相早期的压缩屈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