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经砷诱导人肝细胞L02获得砷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毒性较强的类金属元素。几乎所有生物在进化中都产生了对砷毒性的耐受性。生物体对砷的耐受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采用低剂量(4μmol/L)NaAsO2诱导人体正常肝细胞株LO2,利用噻唑兰检测法(MTT)计算细胞生存率及半数致死量反映细胞对砷耐受性的改变,结果发现低剂量砷诱导6周后,在48h急性砷中毒试验中,实验组LC50为23.0μmol/L,对照组为11.9μmo1/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细胞对急性砷中毒耐受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2.
讨论了传感器、仪表利用软件实现线性化的优点及反向逆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构成,研究了半导体热敏电阻(SCTR)线性化的BPANN方法,并用MATLAB具体实现,得到了SC—TR的线性特性.用插值法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自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卫星观测数据的高效云自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检测方法,并针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观测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算法的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时空适应性,检测效果较好,检测速度快,具有业务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明人杨慎所谓"太白则<史记>"之说,行文过简.如果从司迁与李白经历和创作的相似之处,司迁与李白思想的相通之处,司迁与李白世界观和美学观的相同之处等三方面入手加以解绎,对于他们的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略异详同,旨在寻绎汉唐两代文学巨匠的同步轨迹.  相似文献   
55.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等温平台条件下利用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了高纯铟中的痕量杂质铅和砷.并对石墨炉加热程序中的干燥时问、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进行了优化,同时也考察了介质酸度的影响.本方法中铅和砷的特征质量分别为37.8pg和40.7pg,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2.8%和2.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6%~95.4%和97.3%~105.0%,是测定高纯铟中杂质铅和砷的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针对复杂场景中分割人体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图论优化框架中联合RGB-D信息和骨架信息的人体分割算法.首先,采用边缘引导的滤波算法修复低质量的深度图,得到高质量的深度图;然后通过一种聚类算法对RGB-D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超像素;最后在图模型中将超像素看作节点,并结合相应的人体骨架来提高区分人体和背景相似颜色区域的能力,设计能量函数各组成项,最小化能量函数得到全局最佳的融合结果.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实际场景数据集上与多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上,本文提出的算法均得到了更为准确的人体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57.
将诺氟沙星原药(98%)按质量比为1:1 000制成颗粒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研究在养殖模式下诺氟沙星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3P97分析诺氟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物回收率、动力学参数、药时曲线等参数。结果表明,诺氟沙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吸收二室模型,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血淋巴=9.236 e-0.662 t+56.938 e-0.01 t-66.174 e-0.985 t,C肌肉=21.491 e-0.576 t+0.328 e-0.047 t-21.819 e-0.726 t,C肝胰腺=30 115.96 e-0.355 t+39.314 e-0.01 t-30 155.274 e-0.378 t。血淋巴、肌肉、肝胰腺中诺氟沙星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 h、4 h和4 h,峰浓度值Cmax分别为13.527 5 mg/L、1.904 4 mg/L和698.916 7 mg/L,表观分布容积V1/F分别为0.017 L/kg、0.210 L/kg和0.001 L/kg,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704 h、0.954 h和1.832 h,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1.047 h、1.204 h和1.951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69.315 h、14.812 h和69.315 h,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分别为4.347 h-1、0.098 h-1和0.098 h-1,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分别为0.629 h-1、0.081 h-1和0.017 h-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764 mg·h-1·L-1、9.538 mg·h-1·L-1和7013.467 mg·h-1·L-1。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水平的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凡纳滨对虾3种组织中浓度最高的为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中诺氟沙星代谢较快,在投喂8 h后药物残留接近于零,但肝胰腺组织易蓄积诺氟沙星,其残留时间至16 d才未被检测到。实验实施期间为9月份,平均水温为28℃,因此,使用质量比为1:1 000制成颗粒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至少应经过448℃.d后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58.
本案对苏稽苗圃的自然地理条件、现状道路交通条件、现状植物情况和功能分区等方面分别与植物园特点进行对比,运用生态与节约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思想,初步提出将生产型苗木基地改造成兼顾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以及苗木储备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9.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高温分解时的形貌、尺寸、成分变化规律.原始初生碳氮化物主要为10~30μm的长条状(Vx,Mo1-x)(Cy,N1-y)及少量方形的(Tix,V1-x)(Cy,N1-y).在1200℃保温2.5 h后碳氮化物边缘变为凹凸不平的锯齿状,然后形成细小的分解颗粒,10 h后碳氮化物平均长度减小为12.9μm,主要为(Tix,V1-x)(Cy,N1-y).当经过1250℃ ×5 h保温后87%的碳氮化物发生分解,(Vx,Mo1-x)(Cy,N1-y)溶解消失,碳氮化物长度在20μm以下,当保温时间延长到10 h后碳氮化物长度均在10μm以下,70%为方形并且93%分解形成细小颗粒,未分解的碳氮化物为(Tix,V1-x)(Cy,N1-y).电子探针分析(Tix,V1-x)(Cy,N1-y)的分解与Fe元素扩散有关,高温时Fe在(Tix,V1-x)(Cy,N1-y)中含量逐渐增加而Ti、V减少,优先在边部曲率半径较小部位或缺陷处分解,形成0.1~1μm的细小分解颗粒,并由外向内以区域溶解方式使原始碳氮化物逐渐消失.双亚点阵模型分析两种碳氮化物的平衡溶解温度和组成有关,试样中大部分(Tix,V1-x)(Cy,N1-y)平衡溶解温度在1200~1246℃之间,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城市中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