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367篇
  免费   26547篇
  国内免费   46114篇
系统科学   45103篇
丛书文集   39090篇
教育与普及   244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28篇
现状及发展   8360篇
研究方法   2518篇
综合类   908084篇
自然研究   47篇
  2024年   4809篇
  2023年   18896篇
  2022年   14710篇
  2021年   13743篇
  2020年   17172篇
  2019年   24403篇
  2018年   26174篇
  2017年   11823篇
  2016年   15289篇
  2015年   24994篇
  2014年   49217篇
  2013年   46399篇
  2012年   53410篇
  2011年   60170篇
  2010年   60705篇
  2009年   66463篇
  2008年   63926篇
  2007年   63948篇
  2006年   52289篇
  2005年   43843篇
  2004年   40163篇
  2003年   37719篇
  2002年   33874篇
  2001年   29759篇
  2000年   25259篇
  1999年   17877篇
  1998年   11184篇
  1997年   10465篇
  1996年   9557篇
  1995年   7884篇
  1994年   7390篇
  1993年   6174篇
  1992年   5744篇
  1991年   5352篇
  1990年   4781篇
  1989年   5285篇
  1988年   5977篇
  1987年   5197篇
  1986年   4424篇
  1985年   4000篇
  1984年   3576篇
  1983年   3129篇
  1982年   2856篇
  1981年   2495篇
  1980年   1971篇
  1979年   1218篇
  1959年   946篇
  1958年   1319篇
  1957年   1050篇
  1956年   8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变电检修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它可以保证电气设备正常有序运行,也是维护电力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突出贡献。在变电检修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为供电设备的安稳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排除变电检修过程中的注重问题,对于保证变电检修质量,维护电力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探讨分析电力企业在变电检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寻找各种现场检修问题的科学处理对策,以确保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2.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和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类离散时间复杂网络系统的输出同步问题,得到了系统输出指数同步的充分性条件,数值算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为评价和优化串行多环返工生产系统的生产性能表现,结合质量管理与精益生产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返工机制,提出一种全新的“即刻返工”检查机制,将生产系统建模扩展至多机多缓冲区的复杂生产系统.基于生产系统的两大要素,机器与缓冲区的生产状态变化,依据概率论与马氏定理,构建缓冲水平的动态概率转移矩阵,以在制品库存水平及系统平均生产率作为研究指标,针对生产设备及缓冲区展开瞬态分析,通过迭代计算,表明设置合理的系统规模与缓冲区阈值能达到优化系统生产性能的目的,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4.
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特征及收入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农村居民消费的收敛特征和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两个视角,研究了1997—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特征事实,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和收入结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区域差距扩大,2009年以来才出现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西部和东北地区省市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过小,对消费变化贡献较低,影响了其消费的区域"蛙跳"赶超;农村居民收入不仅影响本地居民消费,而且对邻近省市存在较大正向影响,其外溢效应大于本地的直接效应。本文最后根据经验研究结果,从收入增加和收入结构调整视角给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收敛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5.
采用滤纸法测试,并根据SWCC理论模型Van Genuchten方程拟合,得到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同时根据Van Genuchten统计传导模型估计渗透系数曲线.针对降雨诱发型黄土滑坡,建立边坡二维分析模型,以Mohr-Coulomb准则作为滑坡破坏依据,以非饱和土渗流理论为依托,进行渗流分析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降雨不同持时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揭示降雨入渗机理.结果表明,随降雨时长增加,滑坡土体由非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过渡,坡体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水位线不断向上抬升.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持续时间越长,滑坡稳定系数越低,降雨开始前滑坡稳定系数为1.005,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与现状滑坡体上裂缝发生发展相符合;雨强120 mm/d持续降雨48 h时稳定系数为0.978,滑坡为不稳定状态;降雨持续2.5 h时,滑坡由欠稳定状态转为不稳定状态,由蠕动变形阶段进入滑动阶段,反映了滑坡稳定状态对降雨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6.
In order to reveal the appearance of the clothing prototype on the human 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s structure above the waist sec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fit prototype, three-dimensional prototypes featur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then objectivel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was conducted between the planar structure lines of different prototypes and the human bo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otypes analyzed basically conformed to the size of the human body. However, when they were worn on the human body, there were problems in the structure and forming. The main reason was that the side seam was skewed to different degre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y practitioners to choose prototypes.  相似文献   
167.
在深井、超深井以及地层复杂等条件下,为了避免或减少钻井事故的发生,达到优质快速钻井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至关重要。基于案例推理(CBR,Case-Based Reasoning)的钻井液设计中,钻井液体系由岩性、井型和井深等属性推理得出,但属性权重的分配会对推理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遗传算法在优化属性权重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CBR中属性权重分配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首先,对遗传算子进行改进:选择算子方面,利用指数尺度变换法优化个体选择;交叉算子方面,对算术交叉中的比例因子进行自适应调整;变异算子方面,改进个体变异方向,保持种群多样性。其次,从个体适应度和交叉个体的差异程度两方面实现交叉概率自适应调整。最后,通过对UCI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改善全局收敛性能,提高CBR的准确率。将该算法运用到基于CBR的钻井液设计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优化属性权重的分配,进而提高钻井液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满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政府须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问题。然而,在政府目前电力定价机制下,发电方与电网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针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产出和需求的随机性,企图双方可通过签订收益共享合约,同时分别以享受政府相应补贴的方式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困境。当收益共享合约能够协调发电方与电网之间构成的供应链时,得出了合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配额系数的相关特征。最后,数值模拟验证了合约模型结果的正确性。该理论通过合约的设计并结合政府补贴政策,为政府、发电方与电网的多方合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9.
170.
针对现有预应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研发基于虎克定理的预应力检测系统,建立3项评价标准(单索偏差均值、同束偏差均值、同断面偏差均值)并给出其计算公式及上限值,依据检测结果提出改进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实验产生的F(张拉力)-s(位移)曲线不同于理想F-s曲线,前者的第2个拐点C纵坐标对应的压力与传感器所测压力相差不大;运用研发的检测系统系统对桥梁的预应力进行检测时,第2期的预应力检测结果明显比第1期的好;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可靠;所提出的改进措施解决了预应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检测系统、3项评价标准组合应用有助于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