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
83.
对孙广润同志所著《非标准分析概论》一书给以简评,指出其则浅入深,层层突破难眯一挖掘历史渊源,弘扬祖国文化以及注重方法论,历史,哲学等特色。  相似文献   
84.
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动态管理CAD系统模型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基于采掘工程平面图的采掘工程动态管理问题,以属性化图素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CAD模型。该系统可解决采掘数据、采掘图形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管理问题,使采掘设计、采掘计划和采掘测量的管理融为一体,实现煤矿采掘生产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5.
《醒回篇》是中国回族史上最早的自办刊物,它反映了回族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大潮中的觉醒,在中国回族革命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它所倡导的回族与中国其他各民族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四川省广安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广安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采空区地面塌陷四种地质灾害,通过对253个地质灾害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了全区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为全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7.
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IS手段和统计方法相结合,选择地貌因子和气候因子,研究各类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和函数形式,并通过人口分布影响因子法模拟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自然地理要素对纵向岭谷区人口的空间格局均具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影响形式存在差异.地貌因子和交通网密度对人口分布影响较为强烈,而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研究区人口分布影响甚微;人口分布与海拔和交通网密度分别呈现负线性和正线性相关趋势,水网密度和坡度对人口分布分别表现为指数和对数的函数关系;(2)受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在纵向岭谷区的分布不均匀,具有整体零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在纵向岭谷区中部形成人口高密度分布带,在东南部形成人口高密度片区;(3)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人为活动指数(HAI)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4)人口密度提高导致植被指数NDVI降低.  相似文献   
8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同在国内各条战线上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政府和人民遵循毛主席、周总理制订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同社会主义国家、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共同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三十年来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