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2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合成了 3,4 -二甲氧基 -4′-硝基 艹氐 化合物 ,用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 P2 1 /c,a=1 .34 6 0 ( 3) nm,b=0 .76 5 8( 2 ) nm,c=1 .4 85 1 ( 3) nm,β=1 1 3.4 6 ( 1 ) 0 ,V=1 .4 0 4 1 1 nm3 ;Z=4 ,Dx=1 .35 g/cm3 ,μ=0 .91 cm- 1 .分子式 C1 6H1 5NO4,Mw=2 85 .30 ,F( 0 0 0 ) =6 0 0 .最终偏离因子 R=0 .0 5 1 ,Rw=0 .0 6 7.结构分析表明 ,晶胞中的四个分子头尾对称堆积 ,形成具有对称中心的空间排列结构 .虽然该化合物分子具有较高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但形成的中心对称晶体不具备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三(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二水合钕(Ⅲ)萃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PMTFP)_3·2H_2O,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a=17.799(9)×10~(-10)m,b=12.661(6)×10~(-10)m,c=18.691(7)×10~(-10)m,β=102.71(6)~0,v=4108.8(10~(-10)m)~3,Z=4.分子中中心原子钕与八个氧原子成配位键,其中六个氧来自三个双齿配位的PMTFP-基,其余两个氧则由两个水分子所提供,八个氧原子取四方反棱柱型排列在钕的周围。  相似文献   
13.
含磷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磷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制,生物活性等研究发展很快。据报导,苯并二氧磷杂戊环化合物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但对其结构型研究尚不多。标题化合物是一种新的1,3,2—二氧磷杂戊环衍生物,文献已报导了其合成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含磷氧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本文报导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步合成方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 )希佛碱为配体的多种过渡金属 ( Cu、Zn、Ni、Co)配合物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结果表明配体通过亚胺氮、邻酚氧、羧基氧以三齿形式与金属形成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 ,另外有一个水分子与金属成配合状态 .  相似文献   
15.
邻香兰素氨基酸希佛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中成方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氨基酸希佛碱为配体的多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配体通过亚胺氮、邻酚氧、羧基氧以三齿形式与金属形式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另外有一个水分子与金属成配合状态。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类似物结构与活性关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子场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药效基团的紫杉醇类似物进行了三维这量构产研究,建立了具有较强预测能力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于指导具有生活活性的新的紫杉醇类似物的研究与开发和减少合成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性识别是受体与底物选择结合并产生特殊功能的过程,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一直是化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生命科学及其相关新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计算机模拟是一种计算机实验,它是从原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出发,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分子(特别是生物分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β-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合成了环糊精与对苯二酚包合物[(C_(42)H_(70)O_(35)·(C_6O_2H_(6))_3·(H_2O)_(21.2)·(CH_3OH)_2],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 P1,晶胞参数:a= 1.550 0(1) um,b= 1.553 6(1) um, c= 1.824 6(1) um, a= 113.17(2)°,γ= 99.12(2)°, γ= 103.37(3)°, V= 3.773 9(4)um~3, Z= 1; Dc= 1.343 g/cm~3, μ= 0.124 mm~(-1), F(000)= 1594, R= 0.079 5, S= 0.963 9.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客体分子在主体分子空腔内的位置以及主-客体包合物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体分子的极性基团的溶剂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化合物──含磷稠环-氧氮磷杂二苯并蒽烷吡啶盐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其晶体学参数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2178(7)nm。b=0.7495(5)nm,c=1.5627(2)nm,β=101.44(9)°,z=4,最终偏离因子R=0.070和Rw=0.053。该化合物由吡啶盐正离子和氧氮磷杂稠环负离子组成,靠氢键力维系在一起。本文比较了几个相关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它们构型的差异与吡啶成盐有关。  相似文献   
20.
2’-脱氧核苷作为组成NDA的基本单元,是一类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一直为化学界、生物学界、医学界关注^〔1,2,3〕。本课题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基胞嘧啶核苷化合物并测定其分子结构,试图探讨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标题化合物4’-位被硫取代。是较新型的2’-脱氧胞嘧啶类化合物,本文报导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