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1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7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4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树结构,讨论了它的构造、性质以及在堆排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济阳坳陷东北部中生代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济阳坳陷东北部中、新生界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层。下、中侏罗统坊寺组属下构造层;上侏罗统至白垩系为中构造导,又可细分为三个构造亚层;新生界下第三系为上构造层。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划分为早、中侏罗世大型坳陷和褶陷成盆期和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断陷成盆期两个阶段,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为强烈断陷期中生代的构造样式以宽缓的褶曲和张性正断为主,其中下构造层以北东向大型褶曲和北西向较正直的正断层为主;中构造层以宽  相似文献   
993.
Burks  W 任晓明 《世界科学》1990,12(7):40-42,36
  相似文献   
994.
开发海洋中的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软岩特性和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分布的研究,提出了整体支护方法,讨论了锚喷网支护形式形成整体支护的条件,给出锚喷网支护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试图从数学心理学角度阐明CAI对立体几何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以及使用多媒体主创工具AU┐THORWARESTART在制作教学软件时的体会.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了一种用模糊逻辑算法实时控制图像编码比特率的方法.研究了模糊集的建立及量化控制的模糊逻辑算法;确立了计算量化增益因子的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带有模糊控制的图像压缩系统.对20幅不同内容的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糊逻辑算法能够显著减少不同图像的编码比特率差别,具有推理量小、速度快、对不同图像有较强的适应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999.
对于铑的测定,高含量多用重量法,常采用的有硫代巴比土酸,哌啶二硫代甲酸钠,硝酸六氨合正钴等作沉淀剂,但手续都较麻烦,费时.直接比色法测定误差又较大.应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在适当的条件下,测量高浓度元素,相对误差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能同重量法和容量法相比.这种方法对于贵金属铂、铑的测定,已于近年来开始了研究与应用.苯—2—砷酸钠—[1—偶氮—1]—2—羟基萘—3.6—二磺酸钠(即钍试剂),是一种偶氮染料型的试剂,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且相当稳定.Sangal等利用此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钍、铀、镧、钌、钯等元素.钍试剂与铑的详细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见有报导.因此,我们选了该试剂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铑.用于活性炭中催化剂铑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预测耐药基因存在情况并使之发生逆转,如何克服放化疗的骨髓造血毒性,提高放化疗剂量以及如何清除体内残存癌细胞,已成为提高肿瘤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