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8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分别使用汽化过氧化氢、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并对消毒前后相近位置进行采样,对比分析三种消毒方法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过氧化氢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消毒合格;消毒后,汽化过氧化氢组菌落数低于84消毒液组和新洁尔灭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68,P=0.033);汽化过氧化氢组平均细菌杀灭率大于84消毒液组和新洁尔灭组,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7,P=0.045)。汽化过氧化氢的细菌杀灭效果良好,可以替代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用作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的消毒。  相似文献   
94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物质存量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物质存量研究的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金属和建筑是物质存量研究的重要对象,并奠定了物质存量研究的知识基础;物质存量研究主题呈现出从单纯的物质核算到资源预测、社会经济代谢分析、温室气体减排和城市矿产开发等多研究主题交叉共融的局面;其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生命周期评价、解耦分析和情景分析的引入,使得物质存量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展;同时其研究内容不断地深化,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城市矿产、资源效率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讨论了物质存量研究发展尚存在的问题,如关键数据的获取难度大、数据质量水平不一、实践指导性仍需加强等,认为今后应积极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提高数据精度和强化决策支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43.
为了明晰路产损失严重程度的关联因素,以西南山区高速公路814起引起路产损失的事故数据为基础,将事故造成的路产损失按赔偿金额分为4 000元以下、4 000~10 000元、10 000元以上3个等级,从车辆类型、涉事车辆数、事故形态与原因及行车环境等方面选取了影响路产损失严重程度的潜在因素,利用部分优势比模型建立山区高速公路的路产损失严重程度分析模型,并以伪弹性系数分析各因素对路产损失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路产损失程度相关性显著相关的共有13个因素,其中肇事车辆为中小货车、客车、轿车和季节为冬季不满足比例优势假定,其余变量均满足比例优势假定;肇事车辆为重大货车会增加发生2级和3级路产损失事故的概率,曲线半径较小的路段也呈现相同影响的关系;缓和曲线、多车事故、天气、平直路段也均会引起2级和3级路产损失事故发生概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944.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对质粒及线性DNA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1%的DMSO也能导致DNA发生局部变性,这个结果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观测。同时,由于质粒DNA连接数的守恒以及DNA单链的产生,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发现,DNA随DMSO体积分数的增加逐渐形成超螺旋结构,DNA聚拢程度增加;DMSO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10%时,pBR322 DNA、5 000 bp DNA及λ-DNA的平均粒径分别从(474±10) nm、(554±11) nm和(871±17) nm降低到(257±8) nm、(282±18) nm和(449±21) nm。  相似文献   
945.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一种在山东省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的形态鉴定较困难的植物进行了分子鉴定。首先对样本进行总DNA提取,核ITS2 序列、叶绿体psbA-trnH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用Chromasv校对拼接,利用软件MEGA6.0分析数据。结果表明,该物种为山东新分布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该研究为山东省新分布种碎米桠的确定及其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46.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同时检测补中益气丸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和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ypersil Gold C18型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1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在质荷比100~1 500范围内全扫描,通过提取待测成分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量。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甘草酸铵线性范围分别为0.089 1~1.425 0μg/mL、0.098 4~12.600 0μg/mL、7.425 0~29.700 0μg/mL(r≥0.999 3),检测限分别为5.57、4.10、5.80 ng/mL,定量限分别为22.26、12.30、23.20 ng/mL,精密度、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24 h)良好,加样回收率91%~105%(δRSD≤5.0%,n=6)。本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补中益气丸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甘草酸铵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7.
以《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 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为依据,研制银杏内酯C的国家标准样品。样品原料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结合制备液相精制,纯化和制备了银杏内酯C,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了结构确认。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建立了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 ℃ 储存条件下2年内稳定,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9.85±0.06)%。研制的银杏内酯C符合国家标准样品的要求,可用于与银杏内酯C相关产品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的评定等。  相似文献   
948.
为了研究内河航运发展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以苏北运河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模型和协整检验方法,对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因果分析,进一步探究两者互动关系的影响方向,再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内河航运对沿河区域经济当前和未来的相互影响程度,最后选取沿河某产业园区分析实际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苏北运河与沿河区域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苏北运河沿河区域第二产业对运河航运发展的支撑作用最大。内河航运满足了沿河产业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能够实现与沿河区域经济和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本研究有利于释放沿运河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为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及沿河区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9.
由于观测的不准确以及资料分析、同化中的误差,单一预报仅是一个可能的解。为弥补其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的臭氧(O3)预报模型,选取8类气象因子及2类污染物因子,搭建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并采用随机扰动方法,产生15组相互独立的随机扰动气象场,搭建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模型,并以2013年—2019年5月—9月数据作为训练集,以2020年5月—9月数据作为测试集。结果表明:与单一人工神经网络预报相比,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O3污染命中率明显提高,O3污染漏报率明显减少,O3污染空报率略有增加;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对O3污染预报有过多倾向,而单一人工神经网络预报则有过少倾向;以2020年7月3日—9日的一次O3重污染过程为例,与单一人工神经网络的确定性预报相比,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污染的迅速累积上升及持续过程。通过提供定量的概率预报,人工神经网络集合预报可以给出多种可能性及其发生的概率,能为预报员提供包括不确定性在内的更多预报信息,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0.
分析早高峰单起点多讫点公交系统的均衡乘车行为。考虑乘客对公交内部拥挤敏感程度不同,分析乘客出行成本构成,乘客在拥挤成本、延误时间成本和乘车时间成本之间权衡,做出乘车班次选择,以此建立均衡乘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异质用户下单起点多讫点公交均衡具有如下性质:目的地相同的乘客分布在连续班次,且越靠近最优到达班次,累计乘客人数越多;连续两站都有出行者乘坐特定班次时,在之后站点登上该特定班次的总人数为常数;目的地相同的不同类型乘客最多在一个班次上混乘;对拥挤敏感的乘客会乘坐对应的远离期望到达时间的班次;对拥挤不敏感的乘客会乘坐对应的靠近期望到达时间的班次。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公交乘车行为的理解,为公交调度管理提供辅助支持,进一步完善公交均衡模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