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为提高磁粉离合器的滑差功率容量和使用寿命,提出了采用热管技术对离合器进行散热的新方式。在介绍两种热管散热型磁粉离合器新结构,分析热管工作液循环及散热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样机测试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该类散热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2.
2004年5月7日,接到郴州市某看守所报告,该所在押部分犯人出现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病人,我中心立即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处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与病原学检测证实是一起F2a志贺氏痢疾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针对传统特征参数难以表征复杂体制雷达信号个体特征的问题,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深层特征提取和高维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DBN特征提取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多层受限玻耳兹曼机的DBN模型,然后通过DBN无监督提取脉冲包络前沿特征,再利用标签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有监督微调完成训练,最后输入未知辐射源信号脉冲包络前沿特征实现辐射源个体识别。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自适应地提取脉冲深层次细微差异,提取过程减少了对人为经验的依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脉冲包络特征提取效果明显,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4.
测试复杂空间光学载荷电接口时,若直接采用实际成像单元与空间光学载荷主机联网测试,可能会因电接口不匹配、通信协议错误等导致电接口联试失败,甚至设备损坏.为此,提出一种成像单元的通用仿真建模方法,对成像单元的电接口、数据解析通信、功率模拟和图像数传进行仿真和模拟,测试空间光学载荷主体电接口性能.该方法能够高效、安全地模拟空间光学载荷主体联网测试时的电接口状态,测试其电接口性能和通信链路,通过数据监显软件解析判读、记录测试数据,构成完整的测试闭环,有效保障空间光学载荷电接口正式测试时的安全性.通过PXI机箱在RT系统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以及对某空间光学载荷进行的电接口联试试验表明,该建模仿真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不同充填厚度下节理面的剪切破坏行为和强度特性,综合前人对充填节理的试验与理论成果,考虑天然岩体复合结构的不规则粗糙表面形态,对实验室制备的类岩石材料充填节理试件进行室内剪切试验,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验证。对比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从宏观和细观角度分析了充填节理的变形特性及破坏行为,研究了充填厚度对节理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粗糙度下,不同厚度充填节理的破坏模式没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粘结面的破坏;在较小粗糙度下,充填节理的剪切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着充填厚度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变化不大;在较小粗糙度和较小充填厚度下,试件沿与节理面起伏较大处成一定角度产生裂隙并逐渐贯通至试件底部,充填厚度增加,仍会产生裂隙,但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6.
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而其性能与催化动力学密切相关,但粒度和形貌对纳米材料光催化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以及光催化动力学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粒度的纳米CeO2,测定了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参数,并讨论了形貌和粒度对其吸附动力学、光催化动力学和光催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和形貌对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粒度的减小,相同形貌的纳米CeO2的吸附率和吸附速率常数增加,光催化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常数也增加;球形纳米CeO2的吸附率,吸附速率常数,光催化降解率和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都大于线形纳米CeO2的;且吸附速率常数的对数和光降解速率常数的对数分别与直径的倒数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形貌和粒度对整个光催化过程的动力学级数和机理没有影响。并提出了纳米材料光催化动力学的机理,推导了机理速率方程。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动力学机理分为溶液中的被降解物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被吸附物质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和反应产物的解吸三个基元步骤,其中光降解产物的解吸为光催化动力学的控制步骤,并且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级数均为1级。上述纳米材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机理是普遍化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纳米材料均有相同的光催化动力学机理和动力学级数。我们提出的纳米材料的普遍化光催化动力学机理以及粒度和形貌对纳米CeO2光催化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可为其它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7.
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在低成本与高安全性储能设备中应用前景广阔。虽然氧化锰被认为是水系镁离子电池中一种有潜力的电极材料,但其电子导电性低和循环性能差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氧化锰电极材料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氧化锰电极材料的镁掺杂工程技术,同时对构建的镁掺杂氧化锰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DFT理论计算证明了镁掺杂对调节氧化锰电子结构的重要作用,并且原位拉曼结果也证实了镁掺杂氧化锰在充放电过程中可逆的相变过程。因此,该电极材料展现出高比容量(419.8 mAh·g?1),以及优越的循环性能(100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基于这种镁掺杂氧化锰电极材料,我们成功组装了一种软包装型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该储能器件具有优越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实现了水系镁离子二次电池的高比能与长续航特性,揭示了其在高性能能源技术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磁粉离合器作为控制元件的优良性能,介绍了磁粉离合器在恒张力、无级调速、位置伺服、缓冲起动等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其主要结构、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论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周一杨 《科技潮》2003,(4):49-49
为了到2008年把北京市基本建成生态城市,市政府大力整治环境,合理利用和改善水土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供优质的鸟类栖息地,向着百花争艳、千山叠翠、万鸟鸣啭的目标努力着。措施一:禁止非法捕猎非法捕猎曾是北京鸟类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1980年的统计,北京市民间拥有的猎枪达4万支。打猎的目标就是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而除了以枪猎鸟,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鸟类迁徙规律,在鸟类迁徙停歇地和栖息地肆意张网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