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31.
研究焙烧温度对HZSM-5负载金属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对环己酮二聚物脱氢反应活性及结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d/HZSM-5于600℃焙烧3h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氢能力和抗结焦能力,环己酮二聚物的转化率达到90%以上,邻苯基苯酚(OPP)的选择性高于91%。  相似文献   
32.
高能量密度材料是武器能源和威力的体现,炸药分子中引入环状结构有利于提高其能量密度。2,4,6,8-四硝基-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双环HMX)的能量密度要高于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该文利用苄胺、甲醛、乙二醛之间进行的缩合反应以及亚甲基二乙酰胺、亚甲基二硝胺与乙二醛之间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3种双环HMX的母体2,4,6,8-四取代-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3.
二氯苯胺柔性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氯苯胺是一类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RaneyNi或5%Pd/C为催化剂,在甲醇介质中用催化加氢法 原2,4-二氯硝基苯、2,5-二氯硝基苯、3,4-二氯硝基苯、3,5-二氯硝基苯,可以分别得到2,4-、2,5-、3,4-、3,5-二氯苯胺,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可形成二氯苯胺柔性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4.
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为原料,Pt/C为催化剂,在稀硫酸介质中,经加氢还原、转位得到目标化合物对氨基苯酚。工艺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15.6%的稀硫酸和硝基苯料的质量比为1∶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硝基苯料的质量比为1∶250,质量分数为2%的Pt/C催化剂和硝基苯料质量比为1∶50,氢气压力为1kPa的水封压力,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为5h时,所得产品质量达到并优于日本JISK4144-1986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5.
描述了硝酸铵膨化过程,计算与测定了其物理化学参数,研究了膨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膨化过程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36.
无机盐添加剂对硝酸铵晶变及结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硝酸铵是一种多晶型的物质,受外界因素影响易结块。该文通过添加无机盐对硝酸铵进行作用,并运用分析方法及材料实验方法,针对10余种无机盐添加剂作用后对硝酸铵的晶变影响及抗压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3021炸药的研制结果为基础。着重探讨了成型性能以及研究了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提出了采用混合粘合剂的见解和抗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以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盐酸盐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多硝基氮杂环化合物2,5,7,9-四硝基-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硝酸-乙酸酐体系中的砂化反应和炸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9.
膨化硝酸铵绝热分解的加速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膨化硝酸铵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膨化硝酸铵的温度、压力和温升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温升速率、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等曲线。分析了其绝热分解的过程,计算了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热等参数。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膨化硝酸铵是一种热稳定性良好的工业炸药氧化剂。  相似文献   
40.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丙烯酸甲酯、不同的长链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及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过加成、酰化及皂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类Gemini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N′-双脂肪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DAMC)。实验还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C10-DAMC、C12-DAMC、C14-DAMC、C16-DAMC)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在25℃时,γCMC 分别为28.3、27.1、34.7、41.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4×10-3、9.6×10-4、3.8×10-4、1.3×10-4mol/L;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47.3、41.6、36.2、30.7。合成样品显示出优良的乳化、润湿、泡沫及耐硬水洗涤等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