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南极中山站大气监测站2008 年全年地面臭氧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地面臭氧的季节 变化特征和本底浓度与风的关系. 结果显示, 来自于站区方向的风向频率很低, 仅占数据样本的 2%, 盛行风(偏东风)频率为79.2%, 表明中山站地面臭氧浓度监测数据基本未受站区污染影响; 监测数据具有东南极大陆沿岸的本底特征. 中山站地面臭氧浓度季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冬季高 夏季低, 年平均浓度为25.0 nmol mol-1; 峰值出现在7 月, 月平均浓度为34.4 nmol mol-1; 谷值在 12 月, 月平均浓度为12.3 nmol mol-1; 此结果与南极大陆其他沿海站点观测相似. 地面臭氧浓度 与紫外辐射(UVB)呈显著的负相关, 且极夜期间地面臭氧浓度比极昼期间高1~2 倍, 说明在南极 光化学作用对臭氧的破坏占主导地位. 对中山站臭氧损耗事件的个例分析表明, 臭氧损耗事件的 发生与低温和站区北部海冰上的溴化物浓度高值区有密切相关, 结合气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臭 氧损耗事件是由BrO 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72.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适宜度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逆生态”问题,从主城区资源消耗与支撑、主城区环境状况与污染负荷、主城区效率效益、主城区社会保障及福利和市域生态支撑5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推理与模式识别的方法构建了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扬州市1997—2007年的城市生态适宜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7年扬州市城市生态适宜度为0437~0634,处在一般和良好之间,且适宜度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3.
74.
洞庭湖区地跨湘、鄂两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之一。现有湖泊面积2,74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质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的洞庭湖曾几经沧桑,尤其晚近一百多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以往浩翰汪洋的洞庭湖淤积极为严重,湖底迅速淤高,湖面日渐翦削,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正在降低,湖区本身在防洪、航运和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不断增加。洞庭湖的改造和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5.
针对国内外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低功耗的ARM微处理器LPC2214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嵌入式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说明系统具有实时性、可靠性高、具有小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的特点,与传统的PLC在线废水处理系统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实时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文章针对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的松弛效应,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了其PID的参数自整定功能;采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常规PID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响应时间为0.2 s,远小于常规PID控制系统的1.5 s,模糊PID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比常规PID控制系统降低了74.5%,稳态误差降低了65.6%;采用STC51单片机对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常规PID控制系统进行了IPMC末端输出位移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比常规PID控制系统降低了77%,稳态误差降低了49%。该文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对IPMC末端输出位移的控制效果比常规PID控制系统有了显著改进,对IPMC材料的应用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提出一种利用地形海拔落差以及臭氧总量差来估算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方法.根据搭载于美国宇航局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臭氧总量日观测数据,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区四川盆地及印度北部的地形海拔落差及臭氧总量差,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低层大气臭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低层大气臭氧分布有南北差异,南部臭氧含量高于北部.  相似文献   
78.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基于吉林西部大安市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量.结合大安市地下水监测井数据及地统计学,得到地下水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性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呈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且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空间变化的影响比重增大;该区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剧烈的时空转换,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剧烈的地区均是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区域,说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0、2006年3年截面数据对安徽省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县域尺度上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通过空间回归确定驱动农民收入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1995—2006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差异不断扩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收入县区和高收入县区均呈现出空间聚集态势,具体表现为低收入县区在安徽西部聚集,而高收入县区在安徽东南部聚集;②农业财政支出、城镇化率、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是驱动安徽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第三产业比例对农民收入分异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该省工业化程度有关。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JPEG中熵编码模块硬件实现过程,概述了JPEG标准的熵编码原理.讨论了基于FPGA的熵编码器的功能,以及按功能划分的帧组装器、预解码器、熵编码模块和码流组装器4大模块的实现.同时针对直流系数差分编码和直接编码对水声图像的影响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编码对压缩比影响不大.对熵编码器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本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