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氟罗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及应用.方法:用日立F-30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测定波长eλx=290 nm,eλm=450 nm,测定时最佳pH值范围为4.5~5.5.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由于胶束的生成,使氟罗沙星(FLRX)自身荧光大大增强,据此建立了在SDS胶束体系中测定氟罗沙星的新方法.结果:氟罗沙星浓度在0~0.9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1,检测限为0.01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7.1%~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5%~3.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药物制剂中氟罗沙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
拟定了测定微量锌(Ⅱ)的新方法,研究了锌(Ⅱ).水杨基荧光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在pH(9.0~9.7)的H_3BO_3-H_3PO_4-HAc-NaOH缓冲体系中,锌(Ⅱ)与水杨基荧光酮生成1:2的配合物,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生成1:2:3的蓝紫色三元配合物,λ_(max)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7.7×10 ̄4L·mol-1·cm-1,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锌(Ⅱ);并且详细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锌(Ⅱ)含量在(1.0~8.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锌(Ⅱ)的检测限为0.04μg/mL,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4.
七十年来,苏联的汉语研究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得到了加强,这些研究继续了早在俄国就已形成的传统.象н·я·比丘林、в·П·瓦西里耶夫这样最著名的汉学家以及他们学生的著作,对苏联汉学的发展给予了巨大影响.н·я·比丘林曾试图从语言本质出发揭示汉语的特点;в·П·瓦西里耶夫和他的学生们则力图通过象形文字学以及词与词根的构成成分来认识汉语.в·П·瓦西里耶夫研究的辞典中汉字字形排列体系直到现在还在苏联汉学家的著作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存在下 ,5′-硝基 -水杨基荧光酮 (5′-NSF)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的最佳显色反应条件 ,发现在 0 .0 1 2~ 0 .0 2 0 mol/L的盐酸介质中 ,钛与试剂形成 1∶ 4的紫色三元配合物 ,最大吸收峰在 5 9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1 .3 6× 1 0 5,钛量在 0~ 8μg/2 5 ml范围内符合 Beer定律 ,配合物在 4h内保持稳定 ,显色反应灵敏 ,选择性较高 ,应用于合金钢中微量钛的直接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 .  相似文献   
26.
研究生物机体的理論,对于解决现代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恩格斯曾指出,有机体是把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结合为一个整体的高度的統一,生命——这是自动进行的化学过程,而生物組織具有主动的特性。在研究生物机体理論时,碰到了許多困难。辯証唯物主义者提出“生命”这个概念来克服这些困难。他們认为,在生命过程中,較簡单的运动形态(物理的、化学的)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保留在較高级的、生物的物质运动形态当中。唯物辯証法在强調注意生物运动形态的特点、以及它同其他运动形态的继承性的联系时,克服了把生命特性簡单归結为个别原子或分手规律性的“机械论”,和把生物学本身的规律同在有机体内进行的物理、化学过程絕对割裂的“活力论”这两个极端。所有现代生物学証明:研究生命同物理的、化学的物质运动形态的联系是必要的。现代生物学为生物机体这个辯証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驗和理論的資料。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化学成分和细微的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是由于生物机体和外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了铁-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1-4.7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且恒定,其最激发波长λex-252nm,发射波长λem=556nm,当含铁量在0-2.8ug/10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藉以测定微量铁,方法简便,快带,并且稳定性高,用于食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 ( DBH-PF) -铁 -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 ,在 p H6.3 0~ 7.0 0的六次甲基四胺 -HCl缓冲介质中 ,在表面活性剂 CTMAB存在下 ,Fe( )与试剂形成稳定的三元胶束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3 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 0× 1 0 5L· m ol-1· cm-1,Fe( )含量在 0~ 1 1μg/2 5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拟定方法在掩蔽剂存在下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了牛肝粉、大米标样中的微量铁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铽-钛铁试剂─op(聚乙二醇辛苯基醚)一聚丙烯酰胺体系的荧光性质,讨论了酸度、钛铁试剂、op和聚丙烯酰胺浓度以及一些其它稀土离子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铽的测定提供了一个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30.
斯米尔诺夫和其他地质学家在其著作中指出,内生矿床的矿质来源有岩浆的、同化的和渗流水的三种。从许多金矿区都可以看出,内生金矿的成矿作用与玄武质或花岗质岩浆有空间的或共生关系。但是,对金在岩浆过程中的地球化学作用尚未进行充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