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菠菜PSⅠ 颗粒中色素和蛋白的光破坏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强光对菠菜(SpinaciaOleraceaL.)叶绿体中分离提纯的PSⅠ颗粒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通过分析其光谱特性的变化,以及利用SDS-POAGE技术分析其多肽组的变化,研究了PSⅠ颗粒中色素和多肽组分的光破坏过程。发现PSⅠ颗粒中叶绿素对强光处理的敏感性不仅同所处的能级有关,还同它所结合的位置有关。在PSⅠ颗粒叶绿素中长波吸收组分首先发生光破坏,同时位于颗粒外围的外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物  相似文献   
42.
磷脂酰甘油对缺钙光系统Ⅱ的放氧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即PG可以Ⅱ颗粒因缺钙而受抑制的放氧活性得到恢复。外加Ca^2+可使表现出对dCaPSⅡ放氧活性的更大促进作用,阻随Ca^2+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43.
阳振乐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2002,47(22):1714-1717
采用氧极谱技术、傅里外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和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研究了双半乳糖寸油二酯(DGDG)对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PsⅡcc)放氧反应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GDG存在下,PSⅡcc放氧活性的热变温度从40.0℃提高至43.0℃。5min的45.0℃恒温处理,会导致PSⅡcc的放氧活性完全丧失;而在DGDG存在下,PSⅡcc却仍然有16%的活性(以25.0℃时的为对照)。此外,PSⅡcc在38.0℃下处理1h,其放氧活性完全失活;而在同样条件下,PsⅡcc与DGDG的复合物却只失去了大约80%的活性(以零时间为对照).结果分析表明,DGDG对PSⅡcc放氧反应的热变性具有调控作用,能抑制外周蛋白33kD从PSⅡcc上热致解离.  相似文献   
44.
用高斯解叠程序分析了Mg2 +诱导小麦类囊体膜低温 ( 77K)荧光光谱的变化 .所有光谱均可用 7个高斯亚带进行拟合 .Mg2 +可以使LHCⅡ多聚体 (F699)和PSⅡ (F685 和F695 )的亚带面积增加 ,并使LHCⅡ三聚体 (F681)和PSⅠ (F72 9和F740 )的亚带面积减少 ,并且发现Mg2 +可使F699对F681的亚带面积比增加 1 .72倍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Mg2 +可使类囊体膜中的LHCⅡ三聚体大量地聚集为多聚体 .最后 ,讨论了LHCⅡ聚集的可能含义  相似文献   
45.
通过氧极谱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用酶学方法对光系统Ⅱ(PSⅡ)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极性基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G极性基团的缺失导致PSⅡ放氧活性的降, 时影响PSⅡ蛋白质的结构,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α-helix)的增加和β-股(β-strand)的减少,这说明PG分子中的极性基因与PSⅡ蛋白质之间存在着氢键作用,并有利于维持PSⅡ蛋白质的适宜结构,进而影响PSⅡ的放氧活性。  相似文献   
46.
由D1、D2及细胞色素b-559(cyt-559)3个多肽及其内部镶嵌的大约定4~6个che a,2个pheo a和1~2个β胡罗卜素组成的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属于膜蛋白,因其难于结晶,人们至今还无法利用X射线技术获得该蛋白的精确解.近年来,利用膜蛋白二维晶体通过电子显微镜与象重构技术获得三维结构信息的方法有很大的进展,而有序二维晶体的获得是关键的一步.本工作的目的是试图利用单分子膜技术形成保持与自然状态光谱性质类似的PSⅡ反应中心动的Langmuir-Blodgett(LB)膜,为进一步利用该技术形成二维晶体并研究其结构打下基础.并采用圆二色性对其构象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PSⅡ反应中心D1/D2/cyt-559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参照Nanba和Satoh的方法,从第一  相似文献   
47.
陈建新 《科学通报》1997,42(12):1315-1319
<正>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揭示光合作用的奥秘,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保护等问题十分重要.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可分解水,因此对其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初机理.为此,近些年来人们采用各种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蛋白复合物的电荷分离及复合过程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但因此体系衰变组分较多,光谱重叠严重,所以对各成分的归属意见不一.为此,本文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光谱解叠方法对D1/D2/cyt b559的电荷复合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
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与具有不同脂酰基侧链的磷脂酰胆碱(PC)重组, 然后利用氧电极、可变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在热处理过程中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保护作用. 热处理降低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放氧速率和Fv'/Fm' , 同时影响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圆二色光谱, 但是PC抑制了热处理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放氧速率、Fv'/Fm' 和圆二色光谱的影响. 这些结果暗示在热处理过程中, PC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有保护作用, 并且PC的脂酰基侧链的不饱和程度对PC的热保护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49.
去镁叶绿素a的光破坏及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通过测定叶绿体光化学活性和观察叶绿体类囊体膜超分子结构发现:与短日照光周期相比,长日照光周期可诱导开始进入光周期敏感时期的光敏核不育水稻(NK58S)叶绿体发育不良,但却使开始进入光周期敏感时期的晚粳NK58及未进入光周期敏感时期的NK58S和NK58的叶绿体发育正常.长日照光周期对NK58S叶绿体的这种特异效应可能是导致NK58S雄性不育而NK58正常可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