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92.
Rb(NTO)·H2O的制备、晶体结构和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满成 《科学通报》2000,45(16):1727-1731
通过3-硝基-1,2,4 -三唑-5-酮(NTO)的水溶液与碳酸铷反应, 得到Rb(NTO)·H2O晶体,测定它的单晶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结构参数为:a = 0.633 0(1) nm, b = 0.824 1(2) nm, c = 1.296 4(3) nm; β= 97.90(1)o; V = 0.669 9(2) nm3, Z = 4, Dc = 2.306 g/cm3, μ= 7.365 mm-1, F(000) = 448. 铷与氮和氧形成八配位的配合物, 该配合物通过配位键和氢键堆积为层状结构. 并对热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正> 当知识产权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时,大家开始审视知识产权,它对你我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闭门造车到告诉世界"这是我的车"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由此,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上国际市场竞争的前台。谈及WTO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一位副局长说,一项新技术产生后,并不代表创意者就占有这项技术,必  相似文献   
94.
95.
北翼 《华东科技》2006,(12):12-13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1987年引入我国,1988年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的范畴,并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要孵化科技型企业。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05年的统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各类孵化器534家,孵化  相似文献   
96.
在Hilbert空间研究了一类逆变分不等式,并利用投影方法为这类逆变分不等式构造了一个算法.其次在一些适当的条件下刻画了逆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7.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辅助甚至替代人工进行带电作业对于提升作业效率,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输电线路作业种类众多,不同的作业对象都对应有不同的作业末端,特别是对于移动机器人在线上进行不同末端工具的自己更换即机器人的末端自重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实现机器人的“一机多用”,更是将烦琐的“下线-更换末端-上线”直接简化为线上更换。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行走于二分裂和四分裂输电导线且能够进行绝缘子和引流板两种检修作业的末端自重构四轮移动机器人机械构型,在INVENTOR软件中设计了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实体模型,提出了末端自重构的作业运动规划,通过机器人末端自重构过程的运动学理论建模、计算与分析、在MATLAB软件中选取不同的点云数对末端作业空间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利用RobotToolBox对机械臂的运动规划进行了仿真分析,两组仿真都验证了机器人能够在线上无碰避障的实现末端自重构以及无盲区作业,相比与传统的地面手动重构方式,作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机器人作业智能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对于输电机器人实用化进程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8.
许多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都预测了新的类矢量夸克.它们会在高能对撞机上产生独特的信号.基于模型无关的框架,研究了单态的类矢量B夸克在质心能量为3TeV的紧凑型线性对撞机上的单个产生过程.重点研究■过程以及Z玻色子两种衰变道(■)的末态信号.通过对信号和标准模型背景的分析,分别给出了在年积分亮度为5ab-1下对B夸克质量和耦合参数的排除限制和发现范围.数值结果表明,未来的高能量线性对撞机可以作为探测类矢量B夸克的电弱耦合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