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51.
252.
用不连续称重法研究了添加Ce(0.2%wt)对Fe-27Cr-7Al合金1000℃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X射线,扫描电镜研究了Ce(0.2%wt)对Fe-27Cr-7Al合金1000℃下氧化膜的生长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e(0.2%wt)明显降低了Fe-27Cr-7Al合金的高温氧化速率.在氧化初期,添加Ce促进了θ-Al2O3的生成,并使之迅速转变为α- Al2O3.Ce的添加可以使氧化膜更为平整.  相似文献   
253.
基于Gurtin-Murdoch表面理论,采用Fourier积分变换法,讨论了具有表面效应的刚性平压头与弹性半平面摩擦接触问题,得到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再利用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得到受表面应力和摩擦影响的弹性半平面应力和位移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当压头尺寸下降到纳米量级时,表面应力效应显著,可消除压力和应力在接触边缘处的奇异性,并减小表面位移且使得位移梯度在边缘处连续.此外,在考虑表面应力情形下,摩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54.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 优化得到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带电离子的基态稳定构型,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气相环境丙氨酸分子和负离子的低激发态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体系分子获得电子数的增加, 键长呈逐渐减小趋势, 第一激发态的激发能Δ E明显减小, 荧光波长急剧增加, S6电子跃迁轨道数增加.  相似文献   
25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优化隐式溶剂下丙氨酸(Ala)分子的几何构型, 并用同法计算隐式水(H2O)及甲醇溶剂下Ala体系片段的轨道波函数及电荷分解分析(CDA). 结果表明, 在隐式溶剂甲醇和H2O下, CH3片段的扩展电荷分解分析(ECDA)计算结果相差0.001 3; NH2片段的ECDA计算结果相差0.000 8, 定量结果基本一致, CH3和NH2片段的CDA计算结果ri对二者的定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56.
在大负荷拖载行驶工况下,牵引车存在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14自由度车辆牵引力学模型,它包含地面附着系数与车轮滑转率的分段非线性关系。通过对牵引运动方程的当量线性化分析,运用李雅普诺夫一次近似理论,得到牵引车牵引稳定性的判定依据;并进一步绘制了车辆牵引运动临界稳定图,为车辆牵引运动稳定性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判据。  相似文献   
257.
知识抽取任务是从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抽取三元组关系(头实体-关系-尾实体)。现有知识抽取方法分为流水式方法和联合抽取方法。流水式方法将命名实体识别和实体知识抽取分别用各自的模块抽取,这种方式虽然有较好的灵活性,但训练速度较慢。联合抽取的学习模型是一种通过神经网络实现的端到端的模型,同时实现实体识别和知识抽取,能够很好地保留实体和关系之间的关联,将实体和关系的联合抽取转化为一个序列标注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字词混合和门控制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科技文本知识抽取(MBGAB)方法,结合注意力机制提取中文科技资源文本的关系;采用字词混合的向量映射方式,既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边界切分出错,又有效融入语义信息;采用端到端的联合抽取模型,利用双向GRU网络,结合自注意力机制来有效捕获句子中的长距离语义信息,并且通过引入偏置权重来提高模型抽取效果。  相似文献   
258.
文章以烘焙芝麻秸秆(torrefied sesame straw, TSS)和煤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不同掺混比例和不同升温速率下样品的燃烧特性,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计算样品的活化能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烘焙预处理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烘焙芝麻秸秆的掺混有助于改善混合物样品的燃烧性能;升温速率的提高会产生热滞后现象,但对样品的总失重影响不大;烘焙芝麻秸秆与煤混合燃烧时会出现协同效应,且高温阶段更加显著;烘焙芝麻秸秆掺混比为70%的混合物样品活化能最小,FWO法和KAS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60.51、51.43 kJ/mol。  相似文献   
259.
文章以白竹和烟煤为原料,在不同共炭化温度、不同掺混比条件下制备共炭化产物,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并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动力学。结果表明,共炭化产物在燃烧过程中只出现1个峰,与煤单独燃烧基本一致,但综合燃烧特性优于煤;随着共炭化温度升高(350~550℃),灰分增多,燃烧效果下降;随着升温速率提高,样品微商热重(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ic, DTG)曲线向高温段偏移,但样品的失重量不变;随着白竹掺混比增加,共炭化产物燃烧的失重量随之减少,着火、燃烧性能逐渐提升;白竹与煤共炭化产物燃烧时会出现协同效应;采用FWO法、KAS法活化能结果相近,FWO法模型较优,其线性相关系数高于0.95;白竹与烟煤按质量比7∶3掺混,在350℃条件下共炭化,升温速率为20℃/min时共炭化产物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最好(3.98×10-7 min-2·℃-3),最小着火能量最低(85.85 k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