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以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7、8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型构造对油井的生产起着控制作用,在其顶部翼部是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32.
胜坨油田微型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在确保油田的稳产,以胜坨油田地区沙二段7、8 砂组为例,进行了微型构造形态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的微构造类型主要为小鼻状态构造,是由于受右行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利用测井多井解释结果分析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微型构造对油井的生产起着控制制作,在其顶部冀部是剩余 油相对富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33.
盖层封闭能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测井资料及各种盖层测井参数,总结出了注积岩地层常的几类盖层的电性特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盖层封闭机理,将每类盖层的各种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闰层封闭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将该方法研究了辽河西部凹陷冷43块浊积岩盖层封闭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对油田的生产实践中起指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4.
通过回顾油藏描述的发展并结合油田研究实例,阐述油藏描述的特点和给人们的启示。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为解决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生产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不断出现的油田开发生产实际问题为其发展提供了驱动力;直接面向复杂油藏"迎难而上",针对具体复杂油藏形成"因油藏而异"的配套技术,依靠技术创新发展解决复杂油藏开发难题;体现多学科联合攻关特点,与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了油藏描述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依靠学科交叉形成边缘新学科,组成联合攻关小组是该技术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油藏描述以油藏非均质性表征为核心,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为主要目的,抓住了油田开发遇到的主要矛盾;该技术实用性强,广泛应用于油气田(藏)的勘探、评价和开发各个阶段,应用效果显著,形成"实际难题-技术开发-实际应用-解决难题"的良性发展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