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几何结构参数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在骨盆片上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在股骨颈、Ward’S三角和转子处测量BMD值(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BMD值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颈骨皮质厚度与股骨颈BMD值有相关性(r=0.54,P〈0.05);股骨距内侧皮质厚度、转子处BMD值、颈干角和Ward’s三角BMD值相结合在预测髋部骨折中价值较大(r=0.78,r2=0.57,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密度结合其几何结构参数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诊治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对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胃管喂养(A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B组)、胃管喂养结合抚触(C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D组),每组30例。记录每次喂养前抽吸胃内残留奶量、每日排便次数、每Et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重、生后7天与14天体重的变化。结果每日平均胃残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D组均小于其它各组(P〈0.05);平均日排便次数、平均日排便量、生后7天与14天体重D组均大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抚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23.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导致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其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多个种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予以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是否跨关节固定而分为三组。A组29例骨折位于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支架跨膝关节固定。B组34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中段,支架治疗不跨关节固定。C组27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远端,可涉及关节面,支架跨踝关节固定。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月~4年,平均14月。A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68.97%(20/29),B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91.18%(31/34),C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59.26%(16/27)。各组之间的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的比较,B组与A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外固定支架对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跨关节固定时,对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本文调查了百白破疫苗种种率的同时,采集受查对象末稍血测定破伤风抗体。结果证明村级卫生所调查的百白破接种率高达96.14%,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仅73.65%,较县乡级专业队接种的抗体阳性率低23%,因此推断极级接种工作不够落实,接种卡记录存在虚数。同时从检验232对母子配对血清破伤风抗体证明,新生儿获得母亲抗体,随月龄增长显著下降,至7月龄95%的幼儿完全丧失子母亲抗体,提示可将血清破抗测定列为接种  相似文献   
26.
用计算机对离子选择电报分析数据进行处理.程序采用BASIC语言编写,在PC-1500A型计算机上实算通过.以一、 二价离子电极的实验数据为例.比较了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中的已知电极斜率计算法和未知电极斜率的数值逼近法对所得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对文献中的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同样的处理.以便比较.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访视病人,手术中护理,手术后回访。结果 提高了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病人及其家属满意渡不断提高。结论 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在骨科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及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菌株的ESBLs,并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41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ESBLs总检出率为50.8%,其中ESBLs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脑外科、肾内科、骨科、呼吸内科。所有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均对Imipenem和Meropenem敏感。产ESBLs株对其他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本地区ESBLs检出率较高,分布科室有特殊性,产ESBLs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吸烟对人骨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吸烟和不吸烟健康成年志愿者各10名,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吸烟组患者为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不少于10年;非吸烟组患者为不吸烟或每天吸烟不超过1支。各取约1克髂骨松质骨,提取其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测定C~fos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fos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测定fos蛋白磷酸化程度。结果吸烟组RT-PCR条带光密度值的c—fos/β-Actin比值高于非吸烟组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吸烟组c~fos的条带光密度值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组c—fos免疫沉淀的条带光密度值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可以导致人骨组织c—fos基因与c—fos表达增加,其在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治疗贲门癌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31例贲门癌行保留幽门的胃次全切除术。在食管与残胃之间间置顺蠕动空肠,并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cm左右重叠缝合空肠浆肌层重建人工贲门。结果31例贲门癌患者均随访1~8年,平均(2.4±0.5)年。随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为(2.2±0.4)h,无贫血、倾倒综合征发生;食管及吻合口炎症2例。保留幽门间置顺蠕动空肠的胃次全切术后残胃具有贮存食物、良好的排空及抗返流功能,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本术式术后并发症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