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介绍使用磁场方式来测定微型内窥镜探头在人体内三维位置及姿态角的一种方法 .根据位于正四面体上的六对极性相反的磁偶极子线圈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以及附着于内窥镜探头上的磁场传感器在该磁场空间任意点以任意姿态感应磁场时所获得的信号 ,建立以空间位置 (x ,y ,z) ,姿态角 (α ,β)为未知数的五元非线性方程组 .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 ,就可以由磁场传感器所获得的测量数据计算出对应的一组位置和姿态 (x ,y ,z,α ,β) 信息 ,从而实现微型内窥镜探头的三维定位和跟踪  相似文献   
22.
从实践出发,围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这一核心,简要介绍了我们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中,深化质量意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做法与成效;从而有效地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和独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3.
以单质Mo粉和Al粉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SHS)制取了金属间化合物Mo3Al8.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其自蔓延高温合成的过程及产物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o3Al8的合成反应为扩散控制的固-液反应,Al粉的熔化促使合成反应迅速发生;Mo-Al间自蔓延过程发生之前有一个孕育期.  相似文献   
24.
自蔓延高温合成 MoSi_2/Mo_5Si_3 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初始Mo粉和Si粉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SHS)制取不同Mo5Si3含量的MoSi2/Mo5Si3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自蔓延高温合成中,MoSi2是一步生成,无中间相形成.随着样品中Si含量的减少,产物中Mo5Si3的含量增多,颗粒度变小  相似文献   
25.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无铅新压电陶瓷材料(1-x)Na1/2Bi1/2TiO3-xNa1/2Bi1/2(Sb1/2Nb1/2)O3.利用X射线衍射,精密阻抗分析仪研究Na1/2Bi1/2TiO3陶瓷B位复合离子(Sb1/2Nb1/2)4+取代对晶体结构、弥散相变与介电弛豫行为的影响,并根据宏畴-微畴转变理论探讨该体系陶瓷产生介电弛豫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陶瓷材料均能够形成纯钙钛矿固溶体.该体系陶瓷具有2个介电反常峰tf和tm,表现出与典型弛豫铁电体明显不同的弛豫行为,掺杂量低的陶瓷仅在低温介电反常峰tf附近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而掺杂量高的陶瓷材料在室温和tf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26.
CeO2含量对MgO-Al2O3-SiO2系玻璃结构和晶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氧化铈含量的MgO-Al2O3-SiO2系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氧化铈含量对MgO-Al2O3-SiO2系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的影响以及谊系玻璃的晶化机理;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氧化铈对玻璃结构的影响,并验证了玻璃的差热分析结果;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对经900℃热处理后不同氧化铈含量的玻璃样品进行了晶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氧化铈(w(CeO2)≤4%)能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有利于玻璃粉体的烧结和促进α-堇青石相的形成,但氧化铈含量超过4%时将起相反作用;玻璃的析晶难易程度和析晶峰温度的高低不存在相互对应关系;玻璃的析晶活化能随着氧化铈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有玻璃的晶化为表面晶化。  相似文献   
27.
合成条件对尖晶石型LixMn2O4正极材料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原料配比等工艺因素对LixMn2O4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等影响.结果表明:LiMn2O4样品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和晶粒大小随着合成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合成温度超过700℃时,样品由尖晶石型LiMn2O4单相组成,在750℃下可合成粒度分布均匀,晶体结构完整的LiMn2O4.当x<1时,LixMn2O4样品的颗粒呈不规则形状,当x>1时,样品的形状为球形颗粒;LixMn2O4样品的晶胞常数和晶胞体积随着x值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图6,表2,参14.  相似文献   
28.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及热处理对Mg-La-Ni系Mg-59%LaNi5和Mg-63%LaNi5合金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转速为280 r·min-1球磨250 h后,Mg-La-Ni系合金主要由镧、镁、镍等非晶和Mg2Ni(Mg-59%LaNi5)或MgNi2(Mg-62%LaNi5)纳米晶组成;大多数粉末呈球形或近球形,Mg-59%LaNi5和Mg-62%LaNi5合金颗粒直径分别为0.10~15.20 μm和0.05~13.90 μm,其中,Mg-59%LaNi5和Mg-62%LaNi5分别约有87%和90%的颗粒直径为0.50~2.00 μm;经763 K保温35 d后,Mg-59%LaNi5的相组成由热稳定性较强的Mg2NiLa,Mg2Ni和Mg17La2组成;Mg-62%LaNi5合金由热稳定性较强的Mg2NiLa,Mg2Ni和MgNi2相组成,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6.9 nm和25.3 nm.  相似文献   
29.
运用 M- 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不同载荷条件下 Al/Mo Si2 材料与 4 5钢配对时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采用 SEM观察了摩擦副表面的形貌 ,利用 X- ray分析了相组成 ,并探讨了其磨损机制 .结果表明 :少量 Al的添加降低了 Mo Si2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可用负荷的 4项式表示 .随负荷增大 ,Al/Mo Si2 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微切削、粘着磨损和凿削式磨粒磨损 .图 4 ,表 3,参 16  相似文献   
30.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WC增强的WC/Cu复合材料,研究了WC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WC体积含量为1.6%时,细小的WC粒子均匀分布,弥散效果好,材料的密度为8.41 g/cm3,硬度为HV151,电导率为85%IACS,其综合性能较优;WC粒子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再结晶温度.图6,表1,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