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为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指数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方法,评价土地生态健康状况及其生态风险变化.结果 以宝鸡市为例,分析表明:山区的陇县、千阳、麟游土地生态状况较差,凤县、岐山、陈仓区次之,其余县区土地生态状况较健康.结论 平原和台源县区为低和中度生态风险区,而低山丘陵区土地生态受损严重,成为高生态风险区,并提出了减轻土地生态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22.
宝鸡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宝鸡市空气污染物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宝鸡市PM10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宝鸡市各空气监测点三年PM10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宝鸡市区PM10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宝鸡市PM10浓度分布为春、冬季>秋季>夏季,各监测点的浓度变化是监测站>技校>三陆医院>竹园沟。结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降低空气中PM10的浓度来改善宝鸡市的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3.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平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析了人类生存环境所面的危机:包括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有毒有害化学物污染、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及人口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提出了人类生存环境日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生命能科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5.
新疆昌吉州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新疆昌吉州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其生态环境和维护其生态安全。方法基于昌吉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把昌吉划分为4个生态单元:即南部天山水源涵养生态区、中部平原绿洲生态区、北部荒漠生态区和东北部北塔山生态区。提出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详细论述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结论保护天山和北塔山,保护绿洲,防治沙漠。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数据对比、空间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地域差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00年,宝鸡市的老龄化特征已十分显著;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市中心区老龄家庭比重较大;年龄中位数、老龄人口密度、迁入人口数等与老年人口比重关联度较大。结论宝鸡市中心区人口老龄化特征显著,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7.
宝鸡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宝鸡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为宝鸡环境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公众调查问卷以及模糊统计方法.结果 滨水区生态功能以及人工湖水面景观的可持续性差,开放空间系统性不足.结论 渭河人工景观美感好,但生态自然恢复功能差,应从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考虑,进行渭河滨水景现建设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8.
根据1961-1985年西安单站逐日压,温,湿及降水资料,分析得出压,温,湿及降水的变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将西安1987年1-12月逐日14时压,温,湿资料分离为气候值,低频值和高频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