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41.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其为纳米尺度的材料.应用MTT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致密羟基磷灰石对体外培养的牙周膜细胞生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第2,3,4天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致密羟基磷灰石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开路短路枝节加载开环谐振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3个通带中心频率独立可调的三频带通滤波器.由于谐振器的结构对称,因此采用传统的奇偶模分析法.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三通带由偶模谐振频率产生,通过改变加载枝节的电长度和阻抗比可调节偶模谐振频率.滤波器的第二通带由奇模谐振频率产生,通过改变环的电长度和阻抗可调节奇模谐振频率.该滤波器的3个通带中心频率为1.57GHz(GPS),2.4GHz (WLAN)和3.5GHz (WIMAX), 3dB带宽分别为2.5%, 4.7%和2.0%,测量结果与电磁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3.
 涠洲F4 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地区,包含涠洲组和流沙港组两套含油层,其中涠洲组属于高渗油藏,已经全面开发,测井解释结果显示流沙港组储量可观,但低渗透储量高达82%,涠洲组的开发经验不适用于流沙港组。针对流沙港组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及注水难度大等问题,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油水驱替物理模拟等实验技术,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油水驱替规律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涠洲F4 油田流沙港组需要技术攻关的储层渗透率是1×10-3~5×10-3 μm2,且储层渗透率低于2×10-3μm2时,以小于1 μm 的喉道为主,渗流阻力大,水驱开发难度大;低渗透油藏,前期保持较高地层压力能明显提高驱替效率,残余油状态水相渗透率低于0.2,注水压力高,后期采用小排量温和注水既有利于有效注水,又能保持较高渗吸效率,以此提高储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4.
不同方法改性柚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对柚子皮改性后制备活性炭,考察溶液pH值、活性炭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未改性和采用氯化铝、硫化钠、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分别为84.5%、87.3%、91.1%和95.5%。分析不同活性炭平衡吸附量的值可以得出结论:经过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的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能力明显提高;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表面包含更多的有机官能团,这与活性炭对应较高的亚甲基蓝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和高的平衡吸附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5.
在自行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PTR-MS)装置上以丁酮、乙醚等几种常见易制毒化学品为例给出检测结果.发现各自对应唯一的质子化离子峰,谱峰识别简单;分析其他易制毒化学品质子亲和势,说明PTR-MS可以对大部分易制毒化学品检测;对浓度为54±3 nmol/L的甲苯标准气体检测结果为51±0.5 nmol/L,绝对量检测准确;通过分析经铂丝催化后的本底信号得到PTR-MS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限,其中对甲苯检测下限可达5.0×10-2(±50%) nmol/L.结果表明,PTR-MS可选择合适的漂移管约化场E/N,实现对痕量易制毒化学品快速筛选和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146.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 艹焊 菜属叶表皮 ,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气孔类型多为不等型 ,少数为无规则型 ;上下表皮都有气孔随机分布 ,下表皮细胞壁比上表皮细胞壁弯曲程度大 ,上下表皮角质层具条纹状纹饰 ;气孔指数可作为种的分类依据 .艹焊 菜属与近缘属叶表皮特征比较发现 ,豆瓣菜属的气孔类型为较进化的四细胞型 ,碎米荠属在叶表皮特征方面与 艹焊 菜属相近 .  相似文献   
147.
毒理芯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毒理芯片(toxchip)技术是在基因组技术和DNA微阵列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它将使科学家在分子水平评价外界有毒物质的毒性状况. 1999年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成功开发出了毒理芯片技术[1], 该技术对传统毒理学研究具有革命性意义, 它预示了快速高效地确定环境危险物及环境有毒物质DNA效应的时代已经来临, 将为医学、 环境毒理学及生态毒理学等研究开辟新途径. (ⅰ) 毒理芯片的工作原理. 美国科学家最先将毒理芯片技术用于研究毒理学[1]. 既然克隆的cDNA微阵列可以测定基因表达, 反过来基因表达就可以作为被…  相似文献   
148.
为了提高细菌和胶结液的利用率,并得到更好的土体固化效果,基于低pH一相注工艺,分析探讨低浓度细菌分次注入和高浓度细菌一次注入这2种不同的细菌注浆方法对微生物诱导CaCO3沉积(MICP)技术固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水溶液、砂层过滤及砂柱固化试验,从CaCO3生成量、注浆窗口期和固化强度及均匀性3个方面综合评价了2种注浆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在细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低浓度的细菌(OD为0.45,活性为3 U/mL)分次注入比高浓度细菌(OD为3.6,活性为24 U/mL)一次注入所生成的CaCO3总量更多,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一相浆液的pH降至4时,低浓度细菌不易絮凝,能够提供更长的注浆窗口期;低浓度细菌分次注入所形成的固化砂柱其CaCO3分布更为均匀,且强度更高,当CaCO3含量都为13%±1%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高浓度细菌一次注入时的2.5倍。  相似文献   
149.
首次提出芒果纤维的概念,对芒果种子茎须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提取并制备芒果纤维,并对其形态结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芒果种子茎须组成成分中,纤维素的含量最高,达到41.12%,木质素次之,再次为半纤维素及水溶物,这4种组分组成了芒果种子茎须主体.芒果纤维外观呈现明显的竖纹沟槽状,外观粗糙,极不光滑.芒果纤维长度离散性较大,单根纤维粗,断裂强度38.3—43.8cN·tex-1,高于棉纤维、黄麻纤维,略低于苎麻纤维,断裂伸长率1.6%~2.7%,远低于棉纤维,略低于苎麻纤维以及黄麻纤维,回潮率9.12%.  相似文献   
150.
将人尿激原cDNA分别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K283和pBF4中,构建成两个重组质粒。所构建的这两个重组质粒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经病毒斑实验筛选出含pro-UK cDNA的稳定重组病毒株BmNPV-pk1和BmNPV-pk2。将此两株蛋白平板溶圈测活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和家蚕的体液及组织,证实均有pro-UK表达。家蚕培养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