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45篇
教育与普及   1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5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4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阐述了用磁控溅射法制作电磁波屏蔽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对所制作的材料进行了屏蔽性能的测试和理论分析,给出了屏蔽效果与材料结构、膜厚等关系的定量说明.  相似文献   
992.
讨论并重申了第1类Baire函数的二个特征,给出了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993.
175例女性杀人犯的个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测试意在检验艾森克关于犯罪者为外倾的论断,发现在中国女性杀人犯中,内倾,抑郁质的人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二维系统特征根和特征根迹的灵敏度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出k(k≥1)重特征根的灵敏度方程,并运用泛函分析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既符合二维系统特征根的本质,又便于描述系统性质变化的“特征根迹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5.
0—30公里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丽新 《科学通报》1984,29(18):1121-1121
气溶胶是重要的大气成分,它存在于整个大气层,Junge等发现了在20公里高度附近的平流层气溶胶层(又名Junge层)。近些年来我们对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325米气象塔和飞机进行了300米和5公里以下的气溶胶浓度、尺度谱分布和化学成分的垂直观测研究,但从地面到平流层的大气气溶胶探测这是  相似文献   
996.
语音信号线性预测参数的韧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用俄歇电子能谱法研究锌镀层铬酸钝化膜的组成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钝化膜层和中间层的厚度分别约为0.2微米和0.14微米;钝化层的组成基本上是均匀的,主要含有Cr和O元素;绿色钝化膜表面的S,P,N,Cl等杂质只存在于膜层的外表面。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树结构,讨论了它的构造、性质以及在堆排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济阳坳陷东北部中生代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济阳坳陷东北部中、新生界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层。下、中侏罗统坊寺组属下构造层;上侏罗统至白垩系为中构造导,又可细分为三个构造亚层;新生界下第三系为上构造层。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划分为早、中侏罗世大型坳陷和褶陷成盆期和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断陷成盆期两个阶段,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为强烈断陷期中生代的构造样式以宽缓的褶曲和张性正断为主,其中下构造层以北东向大型褶曲和北西向较正直的正断层为主;中构造层以宽  相似文献   
1000.
Burks  W 任晓明 《世界科学》1990,12(7):40-42,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