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类非线性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唯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冬梅  刘洪运 《河南科学》2010,28(2):136-138
利用锥映射方法,根据压缩映像原理,讨论了一类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得到了该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存在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杂色山雀(P arus varius)为东亚特有鸟类、分布呈片段化.为了深入了解杂色山雀中国大陆各地理种群遗传水平现状,分析了杂色山雀8个地方种群49个样本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1143bp)和部分ND5基因序列(957 bp),所测样品全长共2.1 kb.结果显示:T、C、A、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5%、37.4%、28.9%、12.2%,A+T含量(50.4%)略高于G+C含量(49.6%);发现17个变异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为7个,简约信息位点数为10个;检测到14个单倍型,8个地方种群共享一个单倍型(Hap-1),说明这个单倍型是个较古老的单倍型,也反映了这几个群体间的分化是不显著的.5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822 3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8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663 83,总体上看,杂色山雀具有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五个种群的Nm值为5.282 21~17.33645,Fst值为0.002 07~0.086 47,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和TCS网络图进一步分析表明杂色山雀遗传多样性较低、基因交流非常频繁、种群间的分化不显著.中性检验显示偏离中性期望值,表明种群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过群体急速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13.
向海自然保护区蝗虫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蝗虫的主分布情况,并对该地区蝗虫的区系组成及性质作了初步的探讨研究,保护区内蝗虫共计24种,隶属7科15属。  相似文献   
14.
辽宁有蛇类17种,隶属3科8属,其中分布在海洋中的海蛇有3种,陆地上有14种。根据1996-1999年的辽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辽宁陆生野生蛇类数量已趋于减少,且减少幅度较大。栖息地环境质量渐趋恶化及人类的过度利用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保护好现有的蛇类资源,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出保护对策如下:加强蛇类栖息地和栖息环境保护;加强宣传和保护意识,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加强对蛇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增加蛇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人工养殖研究,突破饲料和繁殖难关,变“周转仓”式的养蛇场为真正的养蛇场。  相似文献   
15.
遗传多样性是评判物种能否长期生存的依据之一,与物种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进化潜力密切相关.为了了解河南董寨保护区赤腹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对该种群48个样本线粒体DNA控制区429bp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0%、17.5%、32.1%、23.4%,其中A含量最高,C含量最低,A+T含量(59.1%)明显高于C+G(40.9%);共发现变异位点8个,其中单变异位点7个,简约信息位点1个;检测到8个单倍型,平均遗传距离0.005,系统发生树未表现出单倍型之间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620±0.046)SD、(0.001 84±0.001 51)SD、(0.788±0.582)SD,在猛禽中处于中等水平,且明显低于常见鸟类;错配分布及中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种群符合急速扩张模型,历史上可能发生过一定程度的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16.
应用Wright染色法,显微观察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和大山雀(Parus major)的血细胞的组成及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红细胞、血栓细胞及各类白细胞均能较好地被分辨.对其形态特征的测量发现,燕雀和大山雀的血细胞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区别不明显.这可能是与两种鸟类的体型类似、分类地位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7.
沈阳地区鸟市鸟类物种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008年1月对沈阳市鸟类市场进行的调查中,共记录鸟类50种,隶属于5目21科,其中人工繁殖饲养的鸟类种类有9种,其他41种均为我国有分布的野生种类,比例达82%.野生鸟类以广布种类为主,有19种,占所见种类的46.34%;古北界种类17种,占41.46%;东洋界种类5种,占12.20%.在猎捕自中国东北地区33种野生鸟类中,居留型则以夏候鸟为主,共17种,占所见种类的51.51%;留鸟14种,占42.42%;冬候鸟1种,占3.03%;旅鸟1种,占3.03%.鸟市上遇见率最高的为雀形目鸟类17科42种,占总种数的84%.鸟市上交易的鸟类偶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针对鸟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线粒体控制区(529bp)和核基因(9个微卫星位点)作为分子标记对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在中国大陆8个分布地的70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所有样本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中共识别出10个单倍型,整体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176;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3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0.892.在线粒体水平上,杂色山雀中国大陆种群处于线粒体DNA多态性较低的范围内,遗传多样性较低.微卫星数据显示,70个样本在9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05~0.8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55±0.1720;8个分布地样本各自平均等位基因个数(K)在1.4±0.53~9.4±2.46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444±0.5270~0.808±0.1929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167±0.1976~0.738±0.1634之间.在核基因水平上,杂色山雀中国大陆种群遗传信息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杂色山雀指名亚种8个分布地样本混杂在一起;样本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19,基因交流值为3.82.样本中的大部分变异是来自种群内且这种变异达到遗传分化的显著性水平,显示了中国大陆杂色山雀指名亚种8个分布地样本为一个地理种群.错配分布图以及中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杂色山雀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发生过扩张事件.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杂色山雀的保护,应该将其作为一个进化显著单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公共信息在鸟类生态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概念、作用机制以及相关机理也日趋成熟.但关于公共信息的研究主要由国外开展,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将重点从公共信息概念的角度入手,结合其提出的理论背景,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与其他信息类型的区别、在动物行为生态学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些信息类型主要包括个体信息和社会信息,针对公共信息在鸟类行为学中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公共信息在取食行为、栖息地选择、配偶质量判断与信息传递等方面.虽然国外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讨和理论研究,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目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此方面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实验研究来完善和深入该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2年6月,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发现了3只高山兀鹫,这是首次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高山兀鹫,为东北鸟类分布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