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丁隆  李楠 《世界知识》2022,(13):50-51
<正>5月13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二任总统哈利法·本·扎耶德去世,阿联酋总统事务部宣布为哈利法总统举行为期4 0天的国丧,并在全国范围内降半旗以示哀悼。次日,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当选阿联酋第三任总统。不过,此前由于哈利法总统罹患中风,穆罕默德自2014年开始便已在事实上掌握国家实权。实际执政多年的穆罕默德继任总统后,将带领阿联酋走向何方广受国际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美国彭博通讯社发布了一组卫星图像,显示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市郊的一座核反应堆几近完工,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核检查人员罗伯特·凯利证实这是一座小型核研究堆,预计一年内可竣工。2018年11月5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出席了该反应堆的奠基仪式。才过去几个月,反应堆便初具规模。沙特一改往日温吞拖沓的风格,低调而迅速地推进核计划。这个能源大国跑步进入"核时代",背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7日,埃及总统穆尔西颁布新宪法声明.这份寥寥数语的声明,赋予总统不受约束的最高权力,不仅有权任命总检察长,且其发布的所有总统令、宪法声明、法令及决定都将成为最终决定.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广泛解读为穆尔西欲独揽大权,要做埃及的"新法老",将时钟拨回到威权时代.当天,数万埃及民众涌向开罗解放广场,抗议埃及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在接下来十几天里,这场危机愈演愈烈,"反穆"和"挺穆"的示威在埃及各地登场,被剥夺权力的法官集体罢工.埃及陷入剧变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相似文献   
14.
丁隆 《世界知识》2023,(14):28-30
<正>丁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沙伊矛盾在中东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两国和解引发连锁效应,多个地区冲突迎刃而解或获得解决契机,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大幅降温,安全局势显著缓和。沙伊和解、叙利亚回归阿拉伯大家庭、埃及与土耳其恢复关系将中东“和解潮”不断推向高潮,这分别意味着地缘政治争夺缓和、阿拉伯国家克服“阿拉伯之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隆 《世界知识》2023,(7):33-35
<正>2022年3月10日,在中方斡旋和主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对“中东宿敌”在北京举行对话,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根据会后发表的三方联合声明,沙伊两国将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重启在1998年和2001年签署的双边合作协定。沙伊北京对话的成功举行令中东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感到振奋,这场对话不仅结束了沙伊两国历时七年的隔绝与对抗,还将带来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丁隆 《世界知识》2012,(4):42-43
2011年以来,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中,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多国政治变局的重要因素.在巴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的抗议浪潮,遭到逊尼派哈利法家族和以沙特阿拉伯军队为首的海合会部队的联合绞杀.在叙利亚,属什叶派阿拉维支派的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冲击下摇摇欲坠.什叶派核心国家伊朗则面临与西方的最后摊牌.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殃及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工业,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一切似乎说明,什叶派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围攻下腹背受敌,教派矛盾在中东现实政治中被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17.
丁隆 《世界知识》2024,(6):42-44
<正>沙特在本轮巴以冲突中被认为是“缺席的在场者”。长期以来,沙特不仅是最重要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也是巴勒斯坦事业的主要支持者和赞助者,这使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在伊斯兰世界具有风向标意义。外界普遍认为,沙特拟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本轮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阻止沙特与以色列建交,  相似文献   
18.
正阿联酋倾力打造的"世俗—威权—发展"三位一体的"阿拉伯新模式",或将因其军事冒险主义和干涉主义而面临风险。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主要对外援助国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但海湾小国阿联酋却在过去几年中多次在经合组织发布的世界最慷慨国家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其对外援助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排名世界第一,而且累计对外援助总额已超过600亿美元,跻  相似文献   
19.
丁隆 《世界知识》2014,(21):39-39
<正>瓦哈比派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如何与现代性相适应,还需要解决如何与其他伊斯兰教派和文化共存的问题。这不仅与瓦哈比派和沙特自身发展有关,还关乎穆斯林社会稳定发展和国际安全。9.11事件以来,"瓦哈比主义"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既被人称为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又似乎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当下攻城略地的"伊斯兰国"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码"瓦哈比",了解其缘起、信条和影响,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主义和中东政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丁隆 《世界知识》2011,(17):42-43
7月20日,联合国发表声明说,严重干旱影响“非洲之角”1000万人的生活,索马里南部两个地区进入饥荒状态。这是联合国自1984年埃塞俄比亚饥荒后首次正式宣布非洲饥荒。其实,自2010年以来,非洲之角的素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连续遭遇60年不遇的大旱灾,导致了大范围饥荒。其中,索马里的灾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