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47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2022篇
系统科学   2330篇
丛书文集   1453篇
教育与普及   15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7篇
现状及发展   30524篇
研究方法   515篇
综合类   45582篇
自然研究   2193篇
  2021年   801篇
  2016年   735篇
  2015年   1058篇
  2014年   1457篇
  2013年   1759篇
  2012年   1632篇
  2011年   3736篇
  2010年   1635篇
  2009年   1997篇
  2008年   2189篇
  2007年   2316篇
  2006年   2068篇
  2005年   2265篇
  2004年   2931篇
  2003年   2376篇
  2002年   2040篇
  2001年   1965篇
  2000年   1662篇
  1999年   2710篇
  1998年   2195篇
  1997年   2403篇
  1996年   2086篇
  1995年   1746篇
  1994年   1837篇
  1993年   1720篇
  1992年   1606篇
  1991年   1456篇
  1990年   1416篇
  1989年   1159篇
  1988年   1030篇
  1987年   840篇
  1986年   781篇
  1985年   815篇
  1982年   741篇
  1981年   787篇
  1980年   850篇
  1979年   1211篇
  1978年   1117篇
  1977年   1111篇
  1976年   985篇
  1975年   959篇
  1974年   761篇
  1973年   1047篇
  1972年   1131篇
  1971年   1094篇
  1970年   1125篇
  1969年   1052篇
  1968年   1001篇
  1967年   885篇
  1966年   7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Reverberation is significant in shallow water and produces obvious notches in OBC spec-tra. It also degrades the quality of sections and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is ...  相似文献   
23.
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联盟发展的新产物,是农业科技创新进行协作的组织形式。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其重要作用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功能定位、管理体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河南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刘炎芬 《山西科技》2004,(6):43-44,46
文章介绍了SDH技术的传输原理、网络特点、基本构成及其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用动电位极化和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A3碳钢在不同浓度NaCl的0.5mol/LNaHCO3溶液中亚稳态孔蚀行为。实验发现亚稳态电流波动峰具有快速上升、缓慢下降的特点。亚稳孔出现电位Em 服从正态分布,随着Cl-浓度的提高,Em 值向负方向移动。亚稳孔的峰频变化规律与电位关系不大。恒电位极化时,当电位高于Em而大大低于孔蚀电位Eb 时,电流波动保持一定时间后会最终消失,并产生直径为微米级的小蚀孔。当电位接近孔蚀电位时,一段时间的电流波动后电流往往迅速上升,最终转变为稳定蚀孔.  相似文献   
27.
根据我国当前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对电网无功功率补偿的必要性及通用补偿方法及其装置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8.
29.
"光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电子技术”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把握光电子领域发展动态;介绍光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给出学生评教信息结果。  相似文献   
30.
If the general arguments concerning theinvolvement of variation and selection inexplanations of ``fit'' are valid, then variationand selection explanations should beappropriate, or at least potentiallyappropriate, outside the paradigm historisticdomains of biology and knowledge. In thisdiscussion, I wish to indicate some potentialroles for variation and selection infoundational physics – specifically inquantum field theory. I will not be attemptingany full coherent ontology for quantum fieldtheory – none currently exists, and none islikely for at least the short term future. Instead, I wish to engage in some partiallyspecul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some interestingresults in this area with the aim ofdemonstrating that variation and selectionnotions might play a role even here. Ifvariation and selection can survive in even asinhospitable and non-paradigmatic a terrain asfoundational physics, then it can surviveanyw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