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目前应用于近海工程建筑物的新型基础——桶形基础以及它的由来和发展,桶形基础的施工方法和应用前景。并介绍了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情况以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三光气合成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三光气(BTC)与对硝基苯酚(PNP)反应合成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BPNPC)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考察了催化剂、投料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并借助熔点、FT-I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碳酸二(4-硝基苯基)酯合成中使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四乙基溴化铵对受界面扩散控制的BTC气与对硝基酚钠反应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效果;氢氧化钠质量分数较低时,酚钠盐向溶有BTC的油相扩散速度较小,较高时会产生氯甲酸对硝基苯酯;温度较低、BTC量较高时,会产生少量氯甲酸对硝基苯酯,BTC用量较低会使反应不完全,这些都影响着收率.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低毒、可回收的二氯甲烷为溶剂,反应摩尔比n(BTC):n(NaOH):n(PNP)=1.0:1.05:6.4,反应温度25℃,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7%;在此优化工艺条件的产率为95.2%.  相似文献   
14.
黄河河口三角洲演变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经验模型、分析模型和最小功率方法研究河口三角洲演变过程,根据黄河河口三角洲资料,利用三个模型计算了河口三角洲岸线或沙咀宽度及岸线的平均延伸情况及对河口近口段河道水位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各模型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模型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曲线拟合 ,指数平滑和灰色预测模型 [GM( 1 ,1 ) ],对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并结合实例对三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7.
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Slater Vosko Wilk Nisair(SVWN)方法及Becke 3Lee Yang Parr(B3LYP)方法,对Tin(n=2~6)团簇的平衡构型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结构为密堆型,它不同于块体且随尺度发生一定的变化,添加一个原子并不显著改变母本团簇的结构.团簇的总能量ET随尺度单调减小,团簇的零点能(Ezp)、热容(cop)和标准熵(So)随尺度单调增加.  相似文献   
18.
超高产水稻协优9308的高效光合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研究了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协优9308及对照品种汕优63的光能吸收、转化和利用.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高于汕优63,吸收光谱结果也表明超高产水稻叶绿体具有更强的光能吸收能力;其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及量子效率(ΦPⅡ)均高于对照,而超高产品种的非光化学猝灭(qv)则低于对照品种;Mg^2 对超高产水稻叶绿体PsⅠ和PsⅡ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高于对照品种.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及RuBPCase活性和含量也均高于对照.协优9308叶片较高的光能吸收、转化和利用可能是其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调(引)水对下游航道影响、水库对下游航道影响的评估和典型浅滩整治工程的方案优选等航道工程问题,给出了一、二维全沙数学模型的验证及应用情况,这些研究成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水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论证及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紊流条件下的固液两相流基本方程,结合推移质运动水流的概化模式,推导出定床和动床两种情况下明渠带推移质水流的流速分布和阻力系数公式。通过实测资料的计算,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